全球大灑金錢挽救受疫情嚴重打擊的經濟,雖然有助民眾和企業紓困,但同時加劇債務負擔。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資料顯示,截至七月底止,發達國家的負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已升至128%,超過二戰後一九四六年的124%。
不過,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哈伯德認為,政府暫時毋須擔心債台高築問題,應集中控制疫情。
他比喻當年及現時都是打仗,稱今次是對抗的是疫症而非外國強權,但是「開支水平不是問題」。
回溯二戰後,發達國家的債務水平急速下降,到一九五九年時,比率已降至低於50%,很大程度得益於快速的經濟增長和裁減國防預算。
戰後的生育率急升帶動更多家庭組成和就業人口增長,經濟亦受惠電氣化、城市化延伸至周邊地區和醫學進步。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法國及加拿大經濟每年平均增長約5%,意大利增長近6%,德國和日本的增速更達8%,而美國增長亦近4%。
惟市場一般相信,今次疫後減債的速度會較慢,原因包括人口老化、生產力和經濟增速放緩。
美國前副財長、PGIM定息收入首席經濟師Nathan Sheets表示,未來十年經濟增長若有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半已是幸運。近年英、美及德國經濟增長只有約2%,日本及法國增速接近1%,意大利更停滯不前。
此外,先進國家在戰後減少對薪金和價格的管制,觸發通脹亦有助降低債務負擔,反觀,即使現時政府大增開支,但仍沒有通脹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