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穩賺」不再

中國監管機構改革金融市場手段積極升級,以往提供回報保證的理財產品將面臨淘汰!綜合報道,由內地銀行發行、總規模3.5萬億美元(約近25萬億元人民幣)的部分理財產品出現帳面淨值虧損,打破銀行理財保本穩賺的傳統觀念。

逾百款帳面錄虧損

受債券市場影響,近期內地銀行旗下理財產品淨值出現明顯波動,甚至部分產品帳面浮現虧損,引起投資者關注。所謂淨值型產品,意指未有明確預期收益回報、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參考追蹤內地銀行業理財產品的官網中國理財網,近期逾百項低風險、與債券掛鈎的理財產品淨資產值大跌,出現帳面虧蝕。

資管新規明年實施

據業內人士解釋,主因債市五月以來出現調整。以綜合反映銀行間債券市場、滬深交易所債券市場的中證全債指數為例,五月份至今已累跌近2%。因五月以來市場利率向上,債券價格卻下跌,導致大部分債券基金、投資債市的理財產品淨值下滑,惟現階段的帳面負收益風險,並不意味產品到期贖回同樣虧損。

據內地數據平台普益標準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首季底為止,內地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規模近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當中淨值型產品約12.54萬億元,反映相關產品佔比已超過一半,而且廣受散戶歡迎,有九成表現突出的淨值型產品更由散戶持有。

事實上,內地監管機構推動金融市場轉型的意圖明顯,正積極淘汰提供回報保證的產品,理財產品回報率走向市場化已為大勢所趨。前年正式發布的資管新規,強調資產管理業務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隨着資管新規過渡期於今年底結束,明年開始全面實施,內地理財市場的新時代正進入倒數時期,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甚至出現本金虧損可能為市場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