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塵埃落定,外資大行普遍指,刺激經濟手段明顯側重財政措施,下半年經濟能否穩增長仍屬未知數,有專家估全年實際GDP預測或按年下降2.3%。綜合分析指,今年「下半場」,內地在新冠肺炎疫情漸退後要面對的挑戰前所未有,而且由高失業率起步,一旦經濟失速,不排除會推出新一輪刺激政策加快「救市」。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認為,內地政府放棄長期以來設定全年經濟增長目標的做法,顯示其政策手段的靈活性。尤其是把穩就業視為首要目標,預示政策方向不可危及長期金融穩定。今年下半年,內地將更傾向推出財政政策,而非大規模信貸寬鬆的刺激經濟舉措,以避免金融風險積聚,從而紓緩國家主權評級面對的壓力。惟措施的成效,很大程度取決於政府對社會經濟目標與金融體系中期穩定之間的考量。
惠譽相信,今年內地宏觀槓桿率或攀升,全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料按年僅增長0.7%。一旦信貸增長過急,該機構或重新評估其對經濟以至主權評級的影響。現階段則繼續確認內地信貸評級為「A+」,評級展望「穩定」,即仍有一定空間適應財政赤字上升。
不過,惠譽提醒,長期財政擴張政策亦會對內地帶來評級下調壓力。政府財政支出的透明度,以及疫情漸退後收緊財政政策的承諾,也將是決定內地主權評級的要素。如果下半年GDP仍無法恢復增長,內地政府重歸刺激經濟舊路的風險或會加大。消費者信心疲弱、外部需求低迷,以及疫情爆發第二波的可能性,均令內地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儘管野村證券對內地第二季GDP預測,由原本跌0.5%上調至升1.2%,但該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強調,仍需關注下半年潛在風險。他在報告提及,踏入第三季後,大量被抑制需求逐漸釋放完畢,且新出口訂單壓力下,整體出口或將下挫。同時,全球疫情蔓延未止,社交隔離措施或延至下半年。更重要是,中美摩擦升級,或拖累出口及令相關製造業投資收縮。因此,該行將第三及四季GDP按年增速預測,由同樣是5.8%,分別降至4.5%及5%,全年增速亦從1.5%下調至1.3%。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分析師Mark Zandi發表報告指,假設全球央行及政府對重啟經濟將投放大量支持,由疫情引發的災難級經濟衰退亦已結束,除非再爆發第二波疫情或振興經濟決策出現嚴重錯誤。其中,內地今年實際GDP預測為按年下降2.3%,將創下九○年代官方有紀錄以來首次負增長。
標普全球評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Shaun Roache也認為,今年內地政府的工作報告幾乎全屬意料之內,由貨幣、匯率及住房政策方面傳遞的訊息,均與此前一致,經濟實質推動力主要來自財政政策,包括財政預算以外的債券發行規模。然而,要讓內地經濟迅速得到支撐,還需依賴舊而可靠的政策工具,包括對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