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環球經濟一度停擺,港商傳統業務生意額大減,紛紛變陣尋生機,加入生產防疫產品行列。雖然有關業務難以彌補原有生意的損失,但廠商們指目前不談盈利,只望廠房能繼續運作,以保住員工的飯碗。
全球最大包覆紗生產商偉伊化纖副總經理吳咪咪指,疫情肆虐,中國各地於二月陸續封城,下游廠房開工率不足,加上產品銷量大跌,公司主營的絲襪生意於首季按年下跌三成。其公司生產的包覆紗主要供應給下游織布廠,而終端產品包括絲襪、內衣、運動衫褲及運動鞋等。
幸好她及時開拓口罩耳帶業務,令其廠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間獲轄免停工停產。為了大量投產耳帶,公司共投資了三千多萬元購置逾400台新機,及增聘多一成員工。公司每日生產約25至30噸包覆紗,足夠製成3,700萬至4,500萬個口罩耳帶。目前耳帶業務佔整體生意三成,但她坦言耳帶生意並不持久,絕不能取代主業。
她續說,不少商人趁疫情增設生產線製造口罩,令目前口罩供應充裕,故公司未來生意額難料。而疫情總會過去,防疫物料需求將會大減。
她深信,紡織業一向難做,但關關難過關關過,公司規模已由三十年前的10個員工及20台機器,擴充至目前的1,200名員工及2,500台機器。
包裝印刷商力嘉國際副總經理馬楚力指,貿易戰已令生意額跌一成,受疫情拖累再跌一成,故研發並銷售防疫套裝,及開拓3D打印產品,尋找新收入來源。
公司本身主要做電子產品包裝印刷,客戶包括著名日本遊戲機商及內地大型手機供應商。自農曆新年,內地廠房配合政府封城安排,延遲復工。但復工後,部分技術員工未能重返崗位,加上紙、油墨及燙金等原料供應不足,有單不敢接。至三月,員工復工率近九成,原料供應逐漸穩定,卻面對訂單減少的苦況。
公司過去以代工生產為主,但見過去十年逐漸失去競爭優勢,便加入研發及創意設計。他表示,慶幸一早成立了一支研發團隊,所以今次才能火速生產防疫套裝。他在廠房添置兩部口罩機,每天可生產近6,000個口罩。
他慨嘆,傳統包裝印刷業務產量大利潤少,若收支平衡已心滿意足。他寄望公司向智能及科技化方向發展,靠銷售3D打印產品擴大公司毛利,並增加收入。
然而,轉型並非易事,他打算重整公司架構,或精簡文職及司機等人手,增聘3D產品技術及推廣人員。目前公司聘用1,200名員工,其中逾700名生產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