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其他產油國(OPEC+)於復活節達成減產協議,將在五至六月每日減產970萬桶原油,因減產幅度未如市場預期,紐約期油一度跌至每桶22美元水平,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文表示,OPEC+減產幅度會達到2,000萬桶原油,但這需要其他產油國及OPEC成員國再主動加大減產幅度才可達成,短期料難以落實。
不少分析指受疫情影響,全球原油需求減少每日約1,500萬桶,換言之OPEC+的減產協議,仍未能解決現時石油市場供過於求的問題。
無可否認,短期內油價弱勢仍相當影響風險資產的投資氣氛,但在環球股市僅為技術反彈的悲觀情緒中,仍有一些利好因素值得留意,就是在美國聯儲局日前推出高達2.3萬億美元的放水買債方案後,亞洲新興市場似乎有回升迹象。
近日台灣及南韓股市指數,短線初見突破。從疫情着眼,日本、南韓兩國和台灣地區在區內預料能較快回穩,投資者憧憬經濟復甦有期,加上日韓台製造業對歐美出口依賴程度並沒有中國為高,三地復工後依靠內需及東南亞訂單達致經濟復甦的機會較大。
另一方面自美國聯儲局巨量放水推出後,美元明顯轉弱,有助一眾亞洲貨幣反彈,加上多國救市措施基本穩定了債券市場,有助投資者減低對新興市場企業的戒心。假如弱美元環境持續,台灣及南韓股市有機會因估值回落而吸引資金撈底,從而帶動其他亞洲新興市場,包括中港股市逐步反彈。
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馮宏遠(筆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