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正備受疫情打擊,如今最「致命」的是,各地須封城鎖國來控制疫情擴散,經濟活動大幅度停頓,企業失去收入,工人丟掉工作。此情此景若再持續一段時間,經濟必陷大蕭條,各國救市非無代價,債台高築會拖累各主要經濟體的信貸評級下跌,進一步削弱企業融資能力,加重債務危機,威脅金融系統性穩定,也許全球超級「黑天鵝」還在後頭!
在資本市場上,各信用評級機構對主要經濟體的主權評級,可讓外界評估信貸違約風險。理論上,評級愈高,信譽就愈佳,反映經濟實力雄厚,資產具質量,償付能力強,企業陷入財困的可能性較少。簡而言之,這足以影響各經濟體和企業的舉債成本和能力。
觀乎目前形勢,隨着各主要地區均受疫情衝擊,亞、歐、美,甚至中東非洲皆無可幸免。有國際評級機構提早響警,今年可能有多個經濟體主權評級被下調,甚至是連降多級!對上兩次出現此情況,分別在○八至○九年金融海嘯,以及其後一一至一二年歐債危機。事實上,每當衰退風險急升或出現金融危機,主權降級是大概率的事。只是,今次較令人憂慮的,乃降級危機不限於經濟實力較弱的體系,就連中、美、歐這三大經濟體皆面臨相關風險。
當中最令人擔心的是美國!為了抗疫,當地多處陷停擺,再加上美國人一向不重視儲蓄,若經濟停頓的情況持續一季,後果不堪設想。聯儲局的「無限量寬」看似是王牌,但別忘記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有多嚴重,進一步加大財政刺激的代價,是令財政進一步惡化;加上美元利率已達零水平,再降就是負利率。凡此種種,可見實際上華府救市板斧已不多,只要債務爆煲,足以動搖美元的霸主地位。
當然,中國的債務危機亦殊不簡單,面對主權評級受壓力,內房企業在海外的融資能力會遭到制約。房企既已「綁架」銀行體系,一旦違約個案急增,後果無法估計。雖然對中國而言,大不了是將臨危企業收歸國有,但這就意味經濟改革開放開倒車,恐加大走資壓力,骨牌效應同樣不容小覷。
過去多年量寬,未助全球經濟解決結構性問題之餘,更催生資產泡沫及貧富懸殊。如今一場疫情,拖累全球一步到位走進衰退,伴隨的瘋狂救市是誘發金融隱患、市場極端動盪、觸發系統性風險,落得「兵敗如山倒」的伏線!到底如何能跨過天降瘟疫這道坎,保企業救經濟,挽狂瀾於既倒,倒真是要無語問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