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爆發後,各地掀起糧食和日用必需品搶購潮,全球兩大主要穀物──小麥及稻米價格也因此水漲船高。令人擔心是疫情滋長出糧食保護主義,不少糧食出口國限制輸出以確保本地供應,進口國紛囤積庫存。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警告,一些疫情肆虐的地區或出現糧食危機。
芝加哥小麥期貨自三月十五日以來漲15%,上周一曾高見每蒲式耳5.72美元。另邊廂,據國際穀物協會(IGC)指出,泰國米價格自今年以來急升25%至上周三每噸564美元。至於用於生產意粉的加拿大杜蘭小麥(Durum),最近價格創出一七年八月以來新高。
惟全球目前糧食供應沒有短缺。多年豐收加上新興農業大國如俄羅斯及烏克蘭冒起,令穀物和油籽庫存充裕。
據美國農業部預測,至八月結束的年度,全球小麥產量達破紀錄7.645億噸。AgriCensus分析員Tom Houghton指,小麥供應足夠全球每一個人的食用。
惟疫情之下糧食供應鏈出現斷裂,運輸和農作物收成頓成疑問,其中法國因為隔離措施導致缺乏貨車工人,令運輸成本增加,而歐洲多國、澳洲以至美國均缺乏臨時工人收割蔬果,造成供應短缺。
食品加工業的運作亦要調整。經紀商First Choice Commodities農產品推廣顧問Dave Marshall表示,消費者多在家煮食,減少出外用膳,造成短期的市場錯配,食品供應商要把產品由餐廳,轉為搶攻消費者市場。
糧食價格上升波及零售層面,尼日利亞白米零售價,在三月最後四天合共飆升三成。美國農業部數字亦顯示,截至上周末,美國超市的雞蛋零售價達每打3.01美元,遠高過三月初的94美仙。
FAO警告,物流問題加上新興市場貨幣大冧,會增加糧食進口國的負擔,形容「完美風暴」正在形成。
回溯○八年及一一年糧價飛升,非洲、亞洲及中東逾三十個國家爆發示威,間接觸發「阿拉伯之春」革命。
為防範糧食危機爆發,各國紛紛限制出口或囤積糧食,確保本身國民的供應,但導致糧食農業保護主義抬頭。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把四至六月的出口限制於700萬噸,而全球第三大白米出口國越南,早前暫停簽署新的出口合約,以確保本地糧食安全。
另邊廂,阿爾及利亞、土耳其及突尼斯近數周加速採購小麥,沙特阿拉伯更大手購買120萬噸大麥作為飼料。而菲律賓斥資6億美元,加強當地糧食自給自足比率,並計劃買入30萬噸白米。
荷合銀行分析員Michael Magdovitz表示,一些國家希望展示它們進口了充足的庫存,可應付一旦封關後所需。但他認為,這樣或對穀物市場帶來深遠影響,因為部分國家持有大量戰略糧食儲備,會擾亂過去正常的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