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監會前主席、香港金融管理局前副總裁沈聯濤接受本報專訪時直言,香港經濟發展一大缺陷,乃港府及業界忽視科技發展,只靠「食老本」,而社會持續動盪恐阻礙企業的創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命根在於外界信心,如港人在疫情爆發的危急存亡之秋仍內鬥,社會注定走下坡。
沈聯濤表示,過去港府、本港企業家及教育界對科技發展一直不夠「上心」,常以為眼前的主營業務必定能讓香港繁榮;惟一直支撐本港經濟的金融、貿易和地產業,已經因為科技發展和地緣政治局勢,出現急劇轉變。
他引用美國半導體巨擘英特爾(Intel)已故創辦人之一羅戈夫(Andrew Grove)名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寄語港人要時刻積極創新。惟一切繁榮和機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以香港社會目前非常分化的情況,「試問企業還有精力創新求變嗎?」
沈聯濤認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本來就是處理資金大舉進出,並於多年來累積豐富的經驗。中國於控制國內債務急速膨脹已略有成績,其解決之道就是促進內地股票市場的發展,而有關改革速度相當快,因此香港證監會應該想辦法捕捉當中的機遇。他強調,金融中心最重要是外界信心,「若果連香港人都對自己沒有信心,其他人亦不會對香港抱有希望。」
他直言對香港近期官民衝突之烈感詫異,又指香港面對的危機並非僅新冠肺炎,而是身份認同。無論大家喜歡與否,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共存共榮,「當社會大部分人支持用暴力解決問題,問題只會愈鬧愈大」。他認同大家可以有不同意見,但於疫情這生死關頭下,唯一選擇乃團結一致攜手合作。要是還在互相傾軋,整個社會就注定走下坡,前景愈益黯淡。
對於市場憂慮疫情會拖垮中國經濟,沈聯濤指那些揚言一個擁有14億人口、過去40年持續增長的經濟體,會因疫症而崩潰的人,不是部署好沽空倉、圖謀從跌市賺取暴利的對沖基金經理,就是對中國有成見。
他說,美國選擇透過整頓貿易逆差削減赤字,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令環球經濟放慢。華府違背自由貿易精神強加給中國貿易協議,將令被視為中國基礎貨幣一大供應來源的貿易順差縮窄。
惟他指中國金融系統不會因此受到威脅,國際油價偏低,紓緩進口以至外匯流出壓力,況且貿易佔中國經濟比重正下降,而中國積極加強本土消費,發展內在增長引擎。
至於內地債務問題,沈聯濤認為是反映過去社會融資手法存在的弊病,並非一時三刻就能解決,惟中國債務絕大多數是內債,如把外債和外匯儲備相減,中國是淨債權國。對於中國人民銀行來說,更重要考量是一旦經濟增長動能突然停頓,流動性就會斷裂。
政府要做的是保持警惕,準備應急方案;而中國儲蓄率依然強勁,有充裕的財政彈藥應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