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戶割禾青 見頂警號莫輕視

港股最近一個多月隨外圍向好,過去四個交易日成交俱逾千億元,暢旺市況與疲弱經濟呈強烈對比。不少上市公司或股東都開始趁市旺伸手要錢,抽水潮出現,往往是股市見頂的先兆。畢竟香港經濟尚在尋底,股市卻不斷攀高,就如建築在沙堆上的城堡,調整早晚要來。投資者隨波逐流、跟紅頂白無可厚非,但亦要留意風險,見好就收,切忌得意忘形,輕視市場警號。

去年十二月至今,恒生指數反覆向上,累積升幅約三千點。除了傳統經濟板塊如內地醫藥股、內需股及內房股輪流上升外,新經濟股亦趁美股迭創新高而炒番轉。例如有「染藍」概念的阿里巴巴股價屢創新高,就連近年累不少股民滿手蟹貨的騰訊亦打破悶局,一度重返前年南非大股東的減持價,其他科網股都順勢跟風,一時間好不熱鬧!

然而,股市表現始終不能長期脫離基本因素。香港的樓市正在調整,二手市頻傳劈價成交;實體經濟如貿易、旅遊及零售業都水深火熱,不時傳來本地零售商銷售大倒退,預告要大削分店規模,意味打工仔飯碗難保。香港經濟底子虛弱,且遠未到最壞時刻,股市實在沒有大升的道理。相信更貼切的原因,乃近期中美貿易戰氣氛緩和,市場風險胃納改善,加上新年前後各大央行出盡全力確保市場資金充裕,並力谷消費,為股市好友送上暖風,大戶亦樂意順水推舟大發新年財。

不過,大戶深知港股升市根本沒有足夠的基本因素支持,「割禾青」只是時間問題。近月接連有上市公司在市場進行集資活動,其中內房板塊的籌集資金更以百億元計;兩大科網巨企──騰訊及阿里巴巴亦先後有高層或股東大手減持套現;股價表現與股市氣氛高度關聯的香港交易所亦有高層沽貨套現。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管理層最了解公司狀況和經營環境,眼見股價已升至高位,是時候沽貨「食胡」,免得蘇州過後無艇搭!

若然抽水潮持續,股市的承接力必然受到考驗。觀乎近月集資的企業,不少是為了應付還債,並非因為業務上有甚麼重大發展,意味對企業的盈利增長前景沒有多大幫助,股市又哪來進一步的向上動力?

投資者須認清經濟大環境,留意市場潛藏的風險,別忘記身處亂世,環球不穩定因素太多,更須提防一旦再有突發事件,市況會急速逆轉,現今投資之道,在於盡量迴避風險,保本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