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大陸消費邁向新階段

內地出口在中美貿易戰下陰霾密布,國家承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經濟增長放緩。另邊廂物價受豬肉價格暴漲拉高,不禁令人憂慮內地會否出現滯脹。屆時,香港企業依然看高一線的內地消費市場,會否也遭遇下滑,令港商雙重受壓。

誠然,在漫長的貿易戰和中國內部經濟結構調整下,內地居民的消費也受到一定影響。國際熱門旅遊城市和國際消費品牌的門市內所見的內地遊客確實有所減少。而內地十月份的消費零售數字增長亦較早前放慢,按年增長為7.2%,商品零售增長則為7%,雙雙略低於市場預期。

因業務需要常年到內地各城市視察,由市場和顧客直接反應所得,消費市場的確不如前幾年熱旺,部分難免會因貿易戰帶來的經濟不明朗所籠罩,花費略微保守是可以理解;其次是內地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市民的基礎必需用品一無所缺,購買力下降也是正常。

因此,內地消費市場可算是面臨「動能轉換期」,一個持續高速發展的行業到一個階段進行轉型,是需要推動力和時間的。

由掃貨變「體驗式」銷售

當然,中國仍是世界工廠,未來會爭取擴大出口賺取外匯;但在出口放緩下,貿易保護主義高漲下,利用本身龐大的市場需求,加強以內需拉動經濟已是既定政策。

其次是內地仍有龐大的潛在消費力,就是佔一半人口的農村消費。中國農民收入大升和土地價格上升,這將會是驅動下一波消費熱潮的動力。

再者,中國有非常完善的物流網絡和相對低廉的成本,哪怕是偏遠山區都有物流直達。這配合完善資訊網絡所造就的電子商務發展,使零售市場基本上脫離了「邊界」的限制而任意奔馳。

儘管內地銷售市場有着上述眾多有利因素,但營銷商也必要從傳統的零售經營模式轉變過來,才能獲取市場機遇。最基本的條件是保持產品或服務質量,繼而發展創新和有創意的產品,然後結合傳統的銷售模式與利用科技化平台推廣和銷售,須知電商今天在內地是不可缺少的銷售渠道,而且隨着社交媒體的發達,提供了更多類型的網上商貿模式,諸如朋友圈銷售等。

內地消費市場已由過去那種顧客到場大批掃貨的「野蠻式」銷售年代,轉變至今天的「體驗式」消費潮流,消費者不再是因為「缺」而購買,而是因為消費可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港企北上發展需「落地」

內地商機龐大但也帶來莫大的競爭,商家為此引進更為先進的經營模式,欲在內地消費市場發展的香港公司一定不可以將香港的經營模式照搬過去。

香港企業擁有的優勢是全球化網絡與手段,但全球化也必須要「落地」,配合當地的需要、知識、模式和方法去經營,才能將優勢發揮取得成功。

黃紹基

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理事長

作者:黃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