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客減企業愁 莫等庸官速自救

香港社會動盪經已持續約四個月,至今尚未有緩和迹象。本地旅遊及零售業賴以生存的內地旅客近乎絕迹,就連保險業亦不能幸免,估計第三季新做保單保費將急跌。面對年關難過,各業界都開始意識到,與其指望港府來收拾殘局,施小恩小惠觸不着邊際,倒不如及早採取行動自救。

據香港保監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保險業的毛保費2,958億元,同比增長16%;內地訪客帶來的新做保單保費達263億元,升17.9%,佔個人業務總新做保單保險的26%,顯見內地客是香港保險業的重要客源。

可是,四個月來社會動盪,示威集會處處,內地人考慮到安全問題,不敢來港旅遊及消費,更遑論來港投保。保險業監管局預測,第三季內地人來港新做保單保費,按年會錄雙位數跌幅。往日十一黃金周訪港內地旅客遊人如鯽,今年卻冷冷清清。幾可肯定,保險業亦不會好過。

理論上,保險公司可加大力度拓展本地客源,惟如今香港人對經濟前景悲觀,企業經營困難,打工仔飯碗不保,收入前景不穩,要開拓本地客新單,談何容易?故救亡的焦點,還是不離內地客群。為了方便內地客來港開單,有保險公司在中港口岸增設流動服務中心;更有代理向內地客提供來港酒店及機票津貼,務求內地客肯移玉步來港簽單,期望在淡市中殺出一條血路。

事實上,中美貿易戰自去年開打以來,兩地經濟增長都在放緩,市場需求和營商環境不斷倒退。香港更自製災難,港府對於百多日亂局束手無策,社會撕裂,營商和消費信心每況愈下,商界和勞工界甚是無奈。與其苦等一眾庸碌官員「屎橋」,倒不如設法自救。

今年初,內地提出在大灣區加強金融業融合,至近日深圳當局發出有關「保險通」的徵求意見稿,深圳前海設立跨境保險創新服務中心,以配合大灣區就業生活人口上升對保險服務的需求增長。若然年底前內地放行相關項目,對保險業界不失為雪中送炭。

說到底,福禍無門,惟人自招。面對區內經濟競爭日趨激烈,港府本應做的是理順與區內的關係,找到立足點,發揮香港優勢。偏偏處理一條修例失當,弄得滿城風雨,更授人以柄,至今未知如何收科。「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如今各行各業都要咬緊牙關抗逆境,今年可能不再是年關難過年年過。即使過得到這個年關,政局如斯,明年的日子又如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