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野:人行隨時出手救經濟

中國第三季GDP守於6.0%,遜於市場預期,反映經濟下行壓力增加。惟底線思維下,為保持經濟運行於合理區間,投資市場會憧憬國家將靈活運用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工具,因此預期內地整體投資市場氣氛未會太差。

美國聯儲局已開始每月買入600億美元短期國債,是次「擴表」是管理流動性,儘管當局強調並非量化寬鬆,無論目的是甚麼,畢竟也是放水。以美股上周表現,似乎投資者也樂於接受,美股正值業績期,短期放水有利走勢。美國減息又放水,相比下,中國暫時只用了降準一招,貨幣政策工具選項還有很多。

在貨幣政策中性的立場下,人民銀行存在「擴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截至今年九月底,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為36.2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底減少了1.05萬億元人民幣,減少2.8%;相當於年化名義GDP的38%,環比回落了0.9個百分點,較上年底回落了3.3個百分點,較二○○九年九月底的歷史高點回落了28.1個百分點,該比例已低於○二年剛剛擺脫通貨緊縮趨勢、資本重新回流時的水平(○二年三月末為41.6%)。從相對規模變動看,人民銀行的「縮表」進度遠快於聯儲局。

恒指有力挑戰二萬七關

截至一九年六月底,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相當於年化名義GDP的18.2%,較一四年十二月底的歷史高點回落了7.3個百分點,遠高於○八年九月底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前長期為6.7%左右的水平。長遠而言,為着財政健康的規劃,中國確實有需要縮表以配合發展,但既然近年縮表進度良好,一旦經濟有下行壓力,略為放水擴表也是合理的做法。

近日人民幣預期轉強的憧憬再次成為焦點。人行退出匯市常態干預後,主要通過信貸管道投放基礎貨幣,這也是健全市場流動性調節機制,提高貨幣政策自主性的應有之義。

同時,現在中國經濟面臨的是CPI上漲但PPI下跌、大銀行流動性充裕但中小銀行流動性偏緊、間接融資發達但直接融資不足等結構性問題,而降準降息基本是總量工具。只要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效,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A股走勢毋須擔心。

恒生指數方面,近日受制於27,000點水平,英國脫歐消息未令投資者過分擔心,下周美國議息或對大市有提振作用,料恒指仍有力挑戰27,000或以上水平。

宏滙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 林嘉麒(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