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姐講股:央行政客齊做市場奴隸

中國證監會前主席肖鋼日前說,監管部門不應把股市上漲視為政績。事實上,將市場表現、資產價格高低當作政績衝量的,豈止是內地部分監管部門呢,這種行為及理念,其實很大程度上已蔓延至全球主要市場及其政客。

即將出任歐央行行長的IMF前總裁拉加德警告,各國政府忽過度依賴央行政策,並要努力減少對經濟的人為損害。拉加德指,貿易戰、關稅戰都是人為,人為問題可由人類補救。即將成為全球最鴿派的央行領導,但願拉加德不會口是心非吧!貿易戰影響,由央行寬鬆政策包底,而更重要在於,不論政客及央行,都已經成為市場價格走勢的奴隸,這才是最大問題。

聯儲局減息後,對於未來利率走勢指引支吾以對,引來市場不快。對於美國而言,最大問題是近日出現市場短期利率急升,即使是受到季節或一次因素影響,但近一年以來,次數是較為頻密。經濟數據作為依歸的央行,美國是沒有太大空間大幅減息,但市場利率上升,更容易引致恐懼,似乎當局別無他選情況下,要再次擴大資產負債表,亦變相再製造更多流動性了。

天量放水後騎虎難下

過去十年,全球製造大量資金,推高資產價格。結果,同一批資產,就要有更多流動性提供支撐,才可以保持穩定。這雖然基於金融市場穩定考慮,但亦令到央行及政府只有持續地唯市場馬首是瞻。

流動性氾濫,市場要更多維穩支持政策,換來卻是社會的不穩定。近年,西方商界及學術界討論包括資本主義的未來發展及改進。可是,全球政府已無形加大干預經濟力量,財困政府要央行支持才可以達致更大的財政政策效果,如果資本主義的好壞是與金融市場繁榮掛鈎的話,央行所扮演的就是維繫角色。

市場製造繁榮,亦有時構成社會不公,資本主義所強調經濟帶動就業的那一套,亦備受質疑。當前,如果央行減少為市場效力的角色,政府又財困情況下,持份者中,企業其實仍是重要及可利用的一環。企業爭取提高股東回報之餘,近年亦強調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很廣,既可以是公益、又可以是環保政策支持等。其實,如果將企業社會責任更進一步定義及更少商業化色彩,或者應投入在社會的資源可以有所提升。

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