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中小內銀風險驟增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之際,金融監管政策亦見收緊,國際評級機構標普發表報告指,部分中小型內銀的應對能力較弱,將進一步暴露銀行風險,估算經營困難的銀行,佔內地銀行業總資產約4%,部分將於未來一至兩年內退出市場。

中小型內銀對產能過剩行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的風險較大,受到經濟增長減慢的影響尤為顯著,當中不少銀行更出現管治問題,包括股權管理問題及未能及時披露財務報表。

內銀信用風險加劇,今年五月包商銀行被中國人民銀行接管,面臨流動性風險的錦州銀行(00416),更需三間金融機構入股以助營運。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俞靚表示,未來一年內,中小型內銀會遇到更多困難情況,實力不足的銀行短期出現「陣痛」。

不排除重組或合併

至於退出市場的方法,標普坦言,銀行直接倒閉的可能性不大,料內地監管機構會以較溫和方式安排其退市,包括透過重組或與規模較大的銀行合併。

標普對48間內地銀行進行研究,認為包括大型內銀可保持較強風險抵抗能力,同時具審慎風險管理標準,故較容易適應監管機構的信貸收緊政策。

另外,標普亦指,大型銀行將肩負起「政策使命」,為風險較高的民營和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惟會限制大型銀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