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貿易赤字有種莫名的執着,認定是國家之間贏輸的標準,所以才會開打貿易戰,因為錯誤的觀念,造成雙輸的局面。既來之則安之,過去年半,全球生意人及投資者便不斷求變,努力去適應一個新常態。於是在股市中,有一批贏家崛起,亦有一批不能適應的公司股票倒下。
相比中國製造業及供應鏈的優勢,香港可恃的地方更少。既然連全球貿易也可以重新洗牌,香港角色被邊緣化,就只是時間問題。作為投資者,不會抱怨社會為了理想付出太大的代價,而只會因應轉變,重新去部署。
雖然現時才忍痛撤退部分本地企業的持倉,是相當痛苦的決定,比高峰期贏少了很多,可是攬炒局勢已成,而愈來愈多生意瓣數會適應繞過香港,長遠價值修補的機會並不高。還是要因應價值判斷來作決定,就當作是一個回合已經正式完結,進入一個新時代。
並不是完全放棄港股,主要是調低香港公司股票的比重,中資公司是另一回事。中國正在適應貿易戰後的新常態,而股份走勢其實不差,人民幣貶值以及阿根廷爆煲,都守得相當好,希望長遠會有更佳的表現。
減持港股,分投中美,是面對現實的決定。仍然有些人在期望大破大立,可是以現今全球一體化的大勢,喪失了的優勢,要重奪就相當困難,這個年代多數是覆水難收。大跌後的股票,愈來愈少有力捲土重來的個案。而守株待兔,通常都不會是一個好策略。
慶幸自己有能力外出搵食,不必坐困愁城。其實,當年之所以要開拓新市場,也是為了適應環境,因為中國在二○一二年左右,踏入了漫長的通縮期,股票普遍寸步難行,自己惟有捨難取易,轉往正在升軌中的美股尋找機遇。
外在環境通常在控制範圍以外,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反應,無論如何,也要開拓自己的領域,無法適應轉變的話,就真的要慢慢等死,承受悲慘的結果,卻無人會可憐。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