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與十年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消費取代投資成為經濟增長引擎,內地股市進一步開放外資進入,中美關係也出現巨大的變化。有變,但也有不變的地方。我們特意探討中國四大趨勢,包括經濟轉型、A股市場對外開放、散戶主導及中美關係,分析對中國未來十年又有何影響。
二○○九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基礎建設與為歐美企業代工並出口的製造業。營運拓展愈快的企業,業績表現愈好。但隨着人力供應萎縮與工資攀升,中國不再是低成本的世界工廠,愈來愈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外判製造,遷廠到越南等成本更低的國家。
時至今日,斥資提升技術並打造能與國外知名品牌媲美的高端產品,才是製造業、原物料與基礎建設企業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以三一重工為例,目前已與日系及美系品牌並駕齊驅,進而搶佔中東與非洲的新市場。聯博認為,自動化已是現在的趨勢。
由於過去投資中國境內股市的渠道相當有限,多數金融機構投資A股的比例尚低。隨着A股納入國際指數,許多外資紛紛加快腳步搶進。MSCI估計,一九年外資流入中國A股市場的金額就可能增加800億美元,而從開放滬港通與深港通起,至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止,從香港流入深圳與上海的累積淨流入金額已達960億美元。
儘管中國A股市場逐漸開放,散戶目前仍佔A股市場交易量的82%,因此市場波動度仍高且效率較低,深諳中國市場的投資者可望從中受惠。舉例來說,一六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只要是名稱跟特朗普相似的企業,股價隨之大漲。這類型的價格錯置在中國相當常見,為熟悉中國市場的長線投資者帶來機會。
地緣政治也是中國這些年來的重大轉變。○九年,中國穩居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尤其是美國科技產品的組裝重鎮。到了一九年,美國民粹主義崛起,將矛頭指向中國。隨着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又加強審查中國科技公司,中美關係已徹底轉變,甚至可能難以逆轉。然而,即使中國受到整體或地緣政治所影響,我們也能夠在龐大的A股市場找到避風港。
對全球投資者而言,中國經濟升級與人民生活質素提高,彷彿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台灣與南韓。然而,中國的成長之路必然有所不同。一方面是因為中國政府仍操縱着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各個環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在地緣政治舞台中舉足輕重,也勢將連帶影響中國企業。聯博建議投資者選擇具有豐富中國股市投資經驗的基金經理,才可望掌握未來的投資契機。
(註:資料截至六月二十六日)
作者:聯博(AllianceBer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