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創板削港吸引力 勢搶走「獨角獸」

號稱「中國納斯達克」的上海科創板在上周四(十三日)突然開板,中國證監會翌日即公布已批出兩間公司的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IPO)註冊申請。分析相信,中美貿易戰升級成科創板閃電落地的「催化劑」,惟香港對被稱「獨角獸」(估值逾10億美元)的科創企業吸引力勢會被削減。

百二企申請 或籌千二億

中國自去年十一月首度提出設立科創板,到正式推出歷時僅七個月。科創板對外開放申請逾兩個月以來,截至上周五(十四日)為止,已經有123家企業提出申請,預期共集資逾160億美元(約1,248億港元)。

三間公司已成功過關;中證監上周五亦透過官方社交媒體平台公布,華興源創科技及睿創微納技術已獲批科創板IPO註冊申請,市場預料,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或於七月正式掛牌。

自中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後,外界力撐科創板可為內地科創企業打造融資渠道。外電引述內地基金公司稱,若科創板培育出具國際競爭力的科企,美國再不能抓住中國的軟肋。這亦促使內地積極推出以科技為主的公募基金,截至五月底止,有12個基金瞄準科創板,每個基金資金上限10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受限中國上市要求規定公司必須有盈利,導致中國科企大多數「走出去」上市,而本土市場對投資科技股的力度亦不大。

據中國證券指數公司數據顯示,內地科企市值僅佔其整體金融塊板約11%。相比美國,美國科企市值佔標準普爾500指數近30%。由於科創板容許未有盈利的新經濟公司上市,將刺激中國獨角獸公司上市意願大增。

瑞信報告指出,截至今年二月中,全球共有326間獨角獸公司。其中,中國佔93間,合計總估值3,270億美元(約2.55萬億港元),並以互聯網及電子商貿等行業為主。美國則以156間登全球最大獨角獸公司發源地,合計總估值達5,580億美元,尤其在包括人工智能、健康及生物科技等內地力谷的行業,美國獨角獸公司仍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專家估中概股加速回流

宏滙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認為,在中美貿易戰陰霾下,將會加速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回流中國,加上科創板上市申請改為註冊制,對內地科技企業及獨角獸企業更具吸引力,勢會搶走香港市場「生意」。

不過,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相信,從阿里巴巴選擇回流香港作第二上市,反映香港市場仍難被科創板取代,尤其香港仍存有國際資金、市場透明度高及上市審批進程較快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