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後市:內地傳IPO把關趨鬆宜早釋疑

近期內地IPO審核已連續六周過會率達到100%,這種與前一屆發審委審核過會率低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引起業界及廣大投資者的廣泛關注。

對於IPO高過會率,目前內地廣大投資者心理產生的最直接擔憂就是認為新一屆發審會執行了「適度寬鬆」原則,讓那些原本達不到要求、或僅僅在資料上做得比較漂亮而實際上並沒有達到IPO要求的企業也放進了資本市場,這樣會導致嚴重後果。

廣大投資者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原來由於把關不嚴讓不少虛假包裝的企業輕易欺詐上了市,這些企業上市之後的目的就是為了圈錢,在限售股解禁後,大股東們大肆套現,對股市造成了巨大的「抽血效應」,讓股市成了一架吞噬民眾血汗錢的「絞肉機」,還經常「暴雷」資金的人間蒸發,讓廣大投資者蒙受了被欺騙和被愚弄的恥辱。

連續六周全數放行

既然民眾有這種擔憂,發審會等應該通過相應方式,建立靈敏的信息對接渠道,將發審會連續六周IPO企業100%過會率的情況在公開媒體上做出全面、客觀披露,打消投資者對IPO過會企業不必要的擔憂。

同時,應繼續保持十七屆發審委的「審核從嚴」監管理念,不斷完善「終身追責」的責任機制,以維持中國資本市場穩定、以提振投資者信心作為IPO最大的審核「指揮棒」,嚴格守口把關,把IPO過會率控制在保證中國資本市場穩定、保證投資者足夠人氣的可控水平上,向公眾莊重承諾絕不能讓問題企業存在渾水摸魚的機會,絕不能讓任何一家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混進資本市場,確保中國資本市場可持續健康發展。

很明顯,IPO過會率高並不是問題,把住審核質量關不放鬆才是最重要的;尤其通過相關媒體將IPO審核信息及時反饋給投資者最為重要;並努力處理好企業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與保護廣大投資者利益的關系,將IPO過會率的速度保持在合理水平上,將IPO企業過會數量控制在適度規模上,IPO制度也一定會不斷走向完善,造福中國資本市場和廣大民眾。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莫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