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銀盈利難寄厚望

虛擬銀行今年將降臨香港,但對傳統銀行的衝擊,或許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據彭博發表分析估計,八間虛擬銀行在五年後,其盈利總額或僅為滙豐香港區的7%,但仍看好中國銀行(香港)(02388)及渣打銀行(香港)牽頭成立的虛擬銀行,將會在同業中突圍而出。

虛擬銀行即不設任何分行,只限使用網上或手機平台的零售銀行,預計最快有機構於今年內開業。彭博預測,平均每間虛擬銀行未來三至五年,將保持約19億元資本,並維持4.5至20.3%的資本比率,料八間新銀行在二○二四年的盈利總額,會介乎6億至54億元,等於中銀香港去年盈利的17%,相比滙豐香港區(包括恒生)的盈利,甚至不足一成。

規模細 難衝擊傳統銀行

事實上,由中銀牽頭成立的livi,公司行政總裁王瀾近日曾表示,虛擬銀行戰況激烈,但業務新而且規模較細,對傳統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影響有限,市場毋須過分高估虛擬銀行的影響力,但不能忽視其創新金融科技服務。

渣打香港行政總裁禤惠儀則指,虛擬銀行為中長線投資,料與該行一般投資的新項目一樣,預期三至五年可「收支平衡」,又指針對的客戶與傳統銀行定位各有特色,不擔心影響現有業務。

花旗早前發表報告估計,所有虛擬銀行的總資產負債表規模將達1,500億元,約為香港銀行體系貸款餘額的1.5%,當中不少機構更財力雄厚,認為未來的規模將會急速擴大,勢必衝擊傳統銀行業。

livi具中銀背景望突圍

獲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出虛擬銀行牌照的機構,普遍具有內地金融科技經驗,彭博銀行業分析師認為,由於虛擬銀行普遍在港缺乏網絡,或難以吸納更多存款及加大資產負債表,估計業界需要提供多元化且具吸引力的產品,才能有效吸納存款。

分析又估計,livi及渣打牽頭的SC Digital最具優勢,livi可善用股東怡和集團的零售網絡,中銀香港則可提供銀行產品專業知識;而香港電訊、攜程金融等可為SC Digital帶來龐大客戶基礎。

市場預期livi及SC Digital會為整個虛擬銀行業,營造一個供應商和產品生態系統,至於其他虛擬銀行則有機會更集中為工商金融,或為中小企提供銀行服務。而虛擬銀行的資金成本可能較大型銀行高,故需要追求消費和中小企業等較高風險貸款,以提高資產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