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正當外界揣測中國可能運用其在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去反擊美國之際,美國化工企業Blue Line與澳洲稀土商Lynas最近宣布組成合營公司,興建美國多年來首家稀土加工廠,此舉不但可減輕對中國進口的依賴,同時振興當地沉寂多時的稀土業。
稀土是17種稀土金屬的統稱,廣泛應用於電子產品、電動車、發電渦輪機,甚至是國防設備,故此稀土被視為戰略資產。
美國一八年進口的稀土中,八成來自中國,涉及金額1.6億美元(約12.48億港元),較之前一年增加17%。
一○年前中國控制全球97%稀土市場,之後設立出口限制,冀優先向內地電子生產商供應稀土,刺激稀土價格狂飆30倍,部分更因此而貴過黃金。美國及其他國家曾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投訴,迫使中國出口更多稀土,而稀土價格急升,亦鼓勵其他地區如美國和澳洲的開採活動,減少對中國供應的依賴。
不過,自美國稀土商Molycorp一五年破產後,當地已沒有大型稀土加工廠,而在加州Mountain Pass的美國唯一稀土礦,開採商MP Materials一直靠把礦石運往中國加工。然而,由六月一日起,運回美國的稀土的入口關稅,將由現時10%調高至25%,令運作不及以往有利可圖。
事實上,Blue Line行政總裁Jon Blumenthal不諱言,合營公司的目標是確保美國及海外市場的稀土原料的供應,作為綠色及高科技工業用途。佔合營加工廠大部分股權的Lynas,未有透露投資金額,但按其現有馬來西亞的加工廠,或涉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中資企業○九年曾向Lynas提出收購,但遭澳洲外商投資審核委員會否決。之後短短十年,Lynas由一家澳洲小型稀土生產商,一躍成為中國以外的最大供應商。
現時Lynas將西澳洲開採的稀土,運往馬來西亞的廠房加工,由於當地政府擔心會產生低放射性廢料,日後續獲發生產牌照成疑。
即使如此,由於Lynas業務獨特,早前吸引澳洲大型綜合企業Westfarmers出價15億澳元或每股2.25澳元收購,但已遭拒絕。
澳洲券商Curran & Co分析員懷特指出,中國早年大幅擴大稀土產能,重挫美國稀土的供應鏈,雖然這是規模相對小但具戰略的市場,美國需要重建本身的稀土工業,尤其是中美處於貿易關係緊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