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貿戰危在外資撤離

隨着中美新一輪的互相加徵關稅,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啟動對餘下約3,25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的程序,意味着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已經進入白熱化。可以說,如果這場中美貿易戰這樣打下去,結果肯定是兩敗俱傷,對兩國經濟及全球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

究竟這場貿易戰對中國會造成多少影響?有研究者認為,根據他們的理論模式,如果特朗普對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都加徵25%的關稅,可能會影響中國的GDP增長0.6%左右。也就是說,至多讓中國一九年的GDP增長下降0.6個百分點。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中國一九年的GDP增長仍然可以保持6%左右的水平,所以中美貿易戰這樣打下去,總體上對中國經濟影響不會太大。

這樣的一個思路,不僅只是一個數據上的計算,而且也僅是看短期的影響。實際上,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衝擊不僅在於短期內GDP增長在數據上減少有幾多,更重要的是會導致許多外資企業撤出中國。

改革開放 外企功不可沒

可以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20年,外資企業大量進入中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這些外資企業不僅帶來當時中國最缺乏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也帶來了企業產品訂單,並讓中國融入這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紅利中。

如果沒有大量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也就不可能有這幾十年經濟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但是,當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全面徵收25%的關稅之後,不少外資企業在中國已經沒有存活下去的空間了,它們唯一出路只能是撤出中國市場。所以,從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許多業務涉及較多中美進出口的公司開始選擇撤出中國市場。

比如,一八年初,日資巨頭的日東電工和尼康公司已相繼撤離了中國;同年六月,南韓三星位於深圳的基地關閉;至八月,台灣企業寶成、韓商三星、日商東芝、索尼等,已經或者準備將生產線撤出中國,轉移至工資較低的東南亞地區,甚至計劃直接在歐美等主要市場建廠生產。最近,有近四千億新台幣的資金退回到台灣也是與此有關。

堪憂的是,不僅外資企業開始撤出中國市場,也有不少與美國市場比較密切的中國企業也開始轉移到東南亞地區。

去年500萬家公司倒閉

可以說,大量外資企業同時撤離中國,肯定會導致中國面臨一股失業潮。據內地媒體報道,一八年有超過500萬間中國企業倒閉,造成至少一千萬名員工失業,且招聘廣告數量由285萬縮減至83萬條。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力需求嚴重下滑,令失業率不斷攀升。

更嚴重的問題是,在這些外資工作的工人不少是中西部經濟落後地區的農民工,他們一旦失業,回到自己的原住地而沒有工作,聚集在一些中小城市周邊,很容易便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二○○八年在貴州發生的甕安事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中美貿易戰最大的影響是外資逐漸地撤出中國市場,這不僅會引發中國失業問題,甚至於引發中國新的社會問題,也會讓中國逐漸退出經濟全球化紅利進程中,並會由此引發中國經濟向市場化逆向而行。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

作者: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