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內憂外患,中國經濟正處大變局之中,期間增長放緩、汰弱留強是無可避免。不論是個人或企業、民資或國資,或者城市與城市之間,皆難逃這場淘汰賽。一直以「超級連繫人」自居的香港,須及時認真檢討時勢和角色的轉變,從中找到立足點,以免遭改革洪流吞噬。
今年次季以來,內地經濟數據不濟的消息不絕於耳。最新是四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雙雙遜於預期,而後者更創16年最低增速,可見中美貿易戰不僅影響外貿,就連一直被官方視為「保六」王牌的內部需求都開始轉弱,焉能不令人心寒?
過去十年,中國的地價、人工齊升,低端製造業已沒有生存空間。可發展密集資本和高技術含量的新趨勢,非中小民企能承擔,結果大量民企被淘汰,經濟活力亦大受打擊。而近期的貿易戰,更猶如向正在承受產業升級之苦的內地經濟補上一刀。
回顧過去中國的消費大浪,製造業、訊息業、金融業、汽車業、房地產業都曾獨當一面,可如今以這些範疇都難再擔大任,消費又極受經濟景氣影響。要推動內部需求,也許只得靠新經濟與資本市場相互結合。問題是,缺乏實體經濟支持的升市,只是資產泡沫。以泡沫來催谷實體經濟,只怕吃力不討好,且代價更高。
當務之急,是要扭轉信心下滑之勢,並設法穩定就業市場,配合減稅降費和融資便利,為企業減負。中長期則須簡化政府行政架構,改革稅制,健全財政體制,完善營商環境。反正繼續靠印銀紙,難以長期支持14億人口的溫飽和社會福利,更會加劇金融系統性風險。
全國靠「炒」發達的日子已成過去,未來各地區城市會有更明顯的分工,滬深主責金融、高科研創在深杭;貿易中心在滬穗;製造業轉至西南部發展。總之,各以本身的特色來吸引資金和人才進駐,未能跟上發展步伐的城市將被淘汰。當前中國正朝向升級至中高端製造和品牌行銷、能創造新價值的大市場。
身處這個經濟大變局,香港該如何自處?如今中國積極開放市場,外資入場門檻趨降,那香港繼續安做連繫人尚能有多少作為?先別論經常聽到政府提倡的地區性「融合」是否可提供出路,香港首要設法鞏固本身在國際化、法治、市場制度、專才匯聚等優勢,保持這個城市的活力和創新能力,否則融合過後換來一個沒有特色、沒有靈魂的城市,只怕仍難逃被邊緣化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