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中美貿易戰,環球不明朗因素趨增,加上內外需求減弱,拖累香港今年初經濟表現異常衰弱。香港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僅錄得0.5%增長,遠遜市場預期的1.9%,連續兩季低於十年平均經濟增長2.8%,並為○九年第三季之後最低!然而,經濟師普遍預期,隨着中美有望達成貿易協議,第二季香港經濟表現可望回穩,按年增長或重拾1.2%以上。
雖然今年首季的香港經濟增長創下近十年新低,但按季仍增長1.2%。政府發言人解釋,期內經濟偏軟,是受環球經濟疲弱及外圍不利因素拖累,期內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下降7%,連跌兩季,意味投資明顯收縮,而貿易表現亦未如理想,貨物出口按年下降4.2%。
儘管首季本地股市及樓市復甦,惟受累去年同期高基數拖累,今年首季的私人消費開支的按年增長僅為0.1%,僅服務輸出及政府消費開支的表現則相對較好,分別錄得1.4%及4.5%增長。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師謝家曦直指,香港首季經濟表現疲弱,遠遜於該行預期,但他對第二季經濟表現仍然樂觀,預計增長可回升至1%以上。他認為首季投資支出回軟,主要受首兩個月樓市下行拖累,不過近月市場氣氛轉趨熾熱,相信可支持第二季投資表現回穩。
出口方面,他相信短期內中美有望達成貿易協議,將利好香港貿易表現。若美國能撤銷對中國加徵的貨品關稅,更可進一步提振出口,預計第二季的香港貨品出口表現或重返正數。但受到商戶早前因擔心貿易戰而「趕出口」的影響,去年首三季出口基數偏高,他相信要待今年第四季,出口表現方能明顯復甦。
事實上,香港貿易前景隱憂不少,隨着大量廠房移至東南亞國家,加上內地其他港口加入競爭行列,謝家曦預計未來香港貿易表現將會持續走下坡。他指由一二年起,香港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的勞動人口數目正不斷下降,意味行業正在萎縮。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則展望,香港第二季受惠內地經濟復甦,而本地股市及樓市回暖造成財富效應,可望帶動零售業及投資支出增長。高鐵及港珠澳大橋落成,加上人民幣匯價靠穩等因素,料次季旅遊業亦能做好,第二季經濟增長將會高於去年末季的1.2%。
本地投資支出連續兩季倒退,反映市場對環球不明朗因素亦存在憂慮,大新銀行(02356)經濟師溫嘉煒表示,若香港利率上揚,亦有機會抑制投資意欲。他料香港全年經濟增長僅得1.9%,較樂觀的話則可望達到2至3%增長的港府預測範圍。
香港經濟急放緩,市場憂慮失業率會因而惡化。李若凡認為,儘管失業率或會輕微上揚,但不擔心會有裁員潮出現。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則表示,未來會否惡化至凍薪、減薪、甚至裁員,將視乎環球經濟情況發展。他指較高危的是製造貿易行業,特別在一月時中美貿易戰白熱化,看到有零星的廠商收縮業務或結業。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亦認為,談論裁員潮仍然是言之尚早,但今年就業市場有別往年,因通常農曆新年後會見到明顯的轉工潮,僱主的招聘意欲和打工仔的轉工意欲仍然低企,打工仔的加薪幅度亦未算理想,大概加薪約1至3%,而凍薪情況則增加至兩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