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科研發力有助經濟破關

筆者在這專欄已多次提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要重返升軌,須提升勞動生產力和資本投入的效率。但近年的數字顯示,勞動生產力和資本投入的效率並未達至明顯改善,但這並不意味中國經濟將完全失去動力。過往十多年,內地科研水平高速提升,極有潛力為未來經濟增長帶來突破。

全社會研究與發展(R&D)經費從一九八八年的90億元人民幣,增加到一七年的17,606億元人民幣,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科學引文索引(SCI)論文從一九八八年的0.56萬篇,增加到一六年的32.42萬篇,位居世界第二。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字,內地發明專利申請量從八八年的4,780項,增加到一三年的825,136項,而在往後短短的五年間更大幅攀升至一八年的170萬項,位居世界第一。內地的基礎研究亦已經對人類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李振聲的雜交小麥養活了全世界數以億計的人口,屠呦呦(一五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青蒿素拯救了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瘧疾患者,師昌緒的材料學研究大大提升了航空發動機的性能,這都是對全世界極具影響的發明。

改善環境吸引專才回流

至於近年,內地在通訊設備、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超級電腦等方面的長足發展更是有目共睹。當然,仍然有不少分析指出,內地科技水平跟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仍有一段距離,但筆者認為,縱然這是事實,也並不太重要,因為中國與這些先進國家的科技差距正在不斷收窄,而中國的科研和生產技術正向中高水平快速發展。

當然,內地的科研發展亦面對某些障礙。首先,中國科研發展最缺乏的是高質人才,根據一七至一八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在137個國家中,教育和培訓排名47位,已屬中上水平,但要推動科研再向前發展,現在的教育和培訓水平仍有點差強人意。

由一九八七年至今,內地已有四百多萬人往海外升學和進修,但回國的只有約二百二十萬,當局須提高誘因讓留學生回流,甚至吸引更多專才流入。要做到這點,單靠高薪厚職未必能吸引專才,更要積極改善工作、生活和科研環境。

提升專利質素更為重要

要做到真正的改善,中國需要再投放更多資金於與科研有關的環節。一六年中國的科研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約2.1%,遠低於以色列的4.25%、南韓的4.24%、日本的3.15%、德國的2.94%和美國的2.74%。以中國現時的財力,絕對可以進一步擴大科研資金的投入。

最後,中國每年的專利註冊已超越一百萬項,但極大部分只是在內地註冊,而自一三年至今,每年只有二千項的發明能夠同時在美國、歐洲和日本成功註冊專利,內地註冊項目和海外註冊的數字差距如此巨大,可能反映內地專利發明未能達到其他先進國家的註冊要求,中國在往後的專利發明,不應單求數量上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質素的提升,這才會有效提升生產力和有助生產高增值的產品,讓科研成果變成經濟增長的突破口。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及經濟學教授

作者:鄺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