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喺香港打工嘅十九年,每日都做到想死!」說出部分香港打工仔心聲的,正正是41歲已達財務自由的Carlo Cheung。自大學畢業以來,他就將一半或以上人工儲起,並投放於股票、基金及債券。至二○一六年因病退出職場,並透過每月賺取逾5萬港元股息回報於泰國清邁享受人生。
Carlo今年45歲,4年前成功達至財務自由,不用在香港捱世界。年紀輕輕就可以退下火線,但其實他吃過不少苦頭。「以前細個屋企好窮,曾經住過木屋徙置區,成日發生火災嗰啲呢!」
生活環境欠佳,令他發奮向上,成功入讀大埔Band 1學校,「因為自己屋邨出身,更明白唔可以亂使錢、賭錢,要努力向上爬。」及後升讀香港科技大學,並修讀計算機科學學系。他指出,當年要申請Grant-Loan才可支付學費,最長還款期只有五年。
一九九七年大學畢業以後,他隨即加入銀行工作,成為IT項目管理的一員。他表示,當年正值IT發展蓬勃的年代,畢業後第一份人工已有14,000元。工作近四年,他儲到20多萬元,並用於結婚上。另外,當年樓價低水,他以160萬元買入大埔新峰花園一個面積近600方呎的單位,並向銀行敍做九成半按揭,即首期只需要8萬元。他笑指,當年為了結婚,已將所有積蓄「一鋪清袋」,當時曾向外父借5萬元,並於一年內還清。
婚後Carlo與太太在理財上非常自律,二人將一半收入儲起,並用來月供股票、投資基金及債券。「我理財原則唔係要賺大錢。」他投資偏好穩健的藍籌股,如當年受捧的思捷環球(00330)、滙豐控股(00005)等,並指自己不會選擇任何槓桿及高風險產品,喜以最穩健的方式為自己增值財富。
他慶幸自己生於七十年代,而做IT也特別吃香,兼能賺到錢。至○八年,他因小孩出世而細屋搬大屋,買入新峰花園一個面積1,200方呎單位。雖生活如意,但工作壓力令他抖不過氣,「人生最大挫折係最後一份工,被調到幫公司裁員嘅部門。」一二年開始,他要為公司裁員計數,決定每年炒幾多人。做着不喜歡的工作,且在一六年發現積勞成疾,故最後決定裸辭及做手術休養。
康復後,他到多地如挪威、西藏、日本等遊歷,後來因購得平價機票而到清邁旅遊。首次踏足當地,就被其文化吸引,更決定長時間在當地生活,學習清邁人的純樸、禮讓文化及如何慢活。
他為此計算一下多年來的積蓄及再作投資部署。最後將資產重新部署,將四成的淨資產投放於股票,如買入宏利金融(00945)、香港中華煤氣(00003)、建設銀行(00939)等。另將一成資金買入基金及兩成買入債券,現時利息回報約六厘,平均每月有約5萬至7萬元股息回報。惟他坦言,資產大幅增值全因一四年時將面積近600方呎的物業出售。
在香港退休,手上或要有近千萬元儲備,但Carlo指在清邁卻只需小數目,即可過豐足的退休生活。以住屋為例,他現時以12,000港元租住位於San Kamphaeng一幢面積2,800方呎的兩層高獨立別墅,另有一個面積3,000方呎的大花園,現時種植了芒果樹、蓮霧樹及白蘭花等。移居外地,當然關注醫療配套,事實上,泰國私家醫院質素不但是世界數一數二,價錢更只是香港私家醫院的一半。
在當地生活,與港最大分別是其慢活文化,香港人每天勞勞碌碌,生活節奏急速,但當地人卻習慣「慢」,例如用一小時享受一個早餐、駕駛時會互相禮讓,不急於向前衝。「40歲之前我喺銀行業打滾,40歲之後喺清邁學習當地人嘅價值觀,重拾人與人之間嘅互信,過真正嘅生活。」
回想當年,Carlo不禁感慨現今香港社會倒退,「以前喺大學做研究生,一個月都有17,000港元人工,不過同一個職位,現時都無咁多收入。」他續指,以前香港較多機會,如要買樓只要努力儲錢就會成功,但目前無論有多努力仍未必易出頭。對於現時香港年輕人難上車的苦況,他深表同情,但提醒他們要記住,「儲錢再難都要儲,投資再難都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