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Talk:Google產品頻下架損形象

產品不好賣、服務沒有用戶,就得要下架,這是市場定律。不過,一間企業經常關閉服務,就是不正常。Google在今年首三個月,平均每九日就跟一款產品說再見。如此頻密下架,最終只會影響公司品牌形象。

Google近期下架的產品多不勝數,硬件有一七年推出的Pixel 2系列,較著名的軟件服務有即時通訊程式Google Allo、社交網站Google+、電郵服務Inbox by Google、短網址服務Google URL Shortener等等,也預計今年十月關閉另一即時通訊和視像會議程式Hangouts。

合作夥伴無所適從

這些產品有一共通點,大多發表時雷聲大,結果雨點小。就以Google+為例,一一年推出時期望能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對撼,但最終連後浪Snapchat也敵不過。Inbox by Google則更奇怪,本身已有Gmail,一四年卻開設另一新服務。初期大家爭相登記試一試,但隨後Gmail亦增設Inbox by Google的獨特功能,兩者愈來愈多重疊,也犧牲了後者。

用戶少或技術策略改變,令舊產品下架亦無可厚非。但Google這樣絕不手軟地砍掉產品,卻令外界無所適從。科企本身是個大型平台,每開發一件新產品就是小型平台,核心功能之外,還有一班第三方軟件商、開發人員等在生態圈外圍,為這些功能做增值服務,例如開發附加功能。

生態圈內的合作夥伴,每為平台開發新功能,就是投資。萬一平台突然被砍掉,所投資的資源和成本就掉了。如是者,Google再推出新產品,合作夥伴則會打醒十二分精神,留意產品能否在市場上生存。這亦是雞與蛋的問題,沒有合作夥伴加入,產品不夠好用,自然不能吸引用戶。

早前發表的雲端遊戲平台Stadia也有着同一問題,遊戲商或會擔心項目突然消失,投資開發遊戲的心血會白費。微軟的Xbox預計今年E3也會發表同類技術,業界對此或更有信心,起碼不是玩票性質的平台。

雖然,硅谷鼓勵失敗文化,可從中吸取教訓,而即使花得起成本做失敗項目,但也會因經常失敗,缺乏方向,令外界存疑。

艾雲

在財經界打滾多年後,投身資訊科技行業成為i世代。

作者:艾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