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雙刃劍 防社保坐食山崩

由第二季開始,中國內地逐步推行大規模減稅降費計劃,以作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無疑,此舉有助減輕企業負擔,較「大水漫灌」更直接到位。然而,地方政府入不敷支一直嚴峻,加上人口老化,長期依賴中央補貼只會不斷加大財政負擔,最終必然坐食山崩!

中國的社會保險費率一向偏高,各種社會保險費用繁雜,在內地設廠的港商應有切身感受。過去十年內地工資不斷上升,加上社保等費用高企,人力資源成本早已不再便宜,再加上一孩政策,新一代難如上一代刻苦。結果,企業經營成本高、招聘及培訓員工難、管理不容易,種種因素令內地製造業的競爭力下降,再加上人民幣匯率波動,以及近年爆發中美貿易戰,不少外商都索性將內地廠房關掉,或搬往其他東南亞地區經營。若增加勞工分擔費率的比例,變相影響居民收入,打擊消費。

針對這個問題,內地近年已經五次降低社保費率,而下月開始,新一輪社保降費將會啟動,官方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輕社保繳費負擔三千多億元人民幣,冀能協助企業減少負擔,紓緩經營壓力,刺激企業投資,以吸納社會上更多的勞動力,從而起到穩經濟之效。

之不過,中國人口老化,人口紅利消失。降低社保費率,雖可為企業減輕負擔,但卻會增加養老保險對財政補貼的依賴。預計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對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補貼,將會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再加上社保預算,已佔去政府開支四成,顯見人口老化對政府財政的壓力增大。

事實上,企業的稅務合理化,關乎一地的競爭力,不能輕視。另一方面,當內地已連續第十五年上調基本養老金,降費意味養老金的兌付承諾挑戰更大,也不能老是靠財政補貼來應付。如何加強養老金投資回報,打擊企業瞞報漏繳,完善機制,刻不容緩,否則只會造成惡性循環,養老保險徵收繳費與支出的缺口持續擴大,將威脅到整個社會保險體系的可持續性。

內地地方債問題嚴重,地方政府財政緊絀,是否配合中央落實減稅降費,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邊喊減費,另一邊再開徵新稅種,還得等着瞧。說到底,加快稅制改革,建立統一徵稅機制,開放市場准入,增加市場供應,從源頭上開拓新收入來源,才是治標治本之法。否則苛徵雜稅體制本質不變,短期的減稅降費,只會為中國財政危機埋下伏線,最終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