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招盡出未見效 樓價失控誰之過

香港經濟轉差,偏偏住宅售價卻不跌反升!差估署公布今年二月份私樓售價指數升約1.3%,而更貼市的地產代理數據則顯示,二手樓價指數按周升1.52%,創近一年最大升幅。可見,去年末季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香港樓市一度出現調整,但眨眼間已完成,如今升勢再現,且上升速度正在加快。

在港府預告今年私樓供應有減無加,以及美國擬停止加息之下,香港樓價料將繼續與經濟活動背馳,易升難跌。港人要捱貴樓,盡顯房屋政策失敗,政府若再不深切反省,務實行事,繼續爭論於如何長遠造地,畫餅充飢,只怕港人的容忍度有極限!

早前政府財政預算案披露,四月起計的新財政年度,私人房屋土地潛在供應可供興建單位僅1.55萬伙,較上一年度的2.55萬伙明顯減少,供需失衡問題日趨嚴重。偏偏遇上美國聯儲局暗示今年內不再加息,且計劃暫停縮表收水,而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聯儲局年尾減息的機會已升至六成。此外,中國次季將進行大規模減稅降費,變相向市場釋放逾兩萬億元人民幣資金。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再度變得寬鬆,通街平錢勢必一再激化資產泡沫。

另一方面,樓價指數雖升,但租金指數卻連跌四個月。此其一反映租金難以繼續與樓價同步向上,物業投資回報下降,只是因低息環境下,租金回報基本上仍能勉強抵銷供樓成本,樓市仍是資金謀出路博升值的最佳選擇。其二則反映在經濟景氣轉差之下,市民的租金承擔能力相應下降。最慘是草根階層既無力上車,輪候公屋又不知等到何年何月,日子必然更難過。

如今事實證明,樓市辣招無助壓抑樓價。雖然港府希望利用空置稅迫使發展商加快賣樓,但其實4.3%的空置率不算高,尤其是去年房屋供應明顯增加,裝修期也可能令去年底的空置量計算有偏差,實不見得樓價失控的癥結是源自空置問題。港府出這些花招反顯得技窮,目的在於轉移市場視線。最怕是當發展商清理貨尾後,未來在申請預售樓花上又遇上審批樽頸,以致減慢整個市場的供應量,甚而將稅項成本轉嫁買家,屆時只會適得其反。

樓價失控,港府須負最大責任!若然年內香港經濟進一步轉差,就業市場急轉直下,樓價繼續沒完沒了地飛升,市民生活只會百上加斤。港府不知反省,在房策問題上繼續眼高手低,最終恐要為背離民意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