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美國企業熱衷於回購股份,花旗數據顯示,去年標指成分企業合共回購逾8,000億美元股份,超過投資於廠房或設備等的資本開支,是自○八年來首次。不過,企業回購股份引發的爭議愈來愈大,有美國國會議員更醞釀就此設限。
美企通過回購股份減少流通股數,繼而提振股價及每股盈利。不過,批評者認為這只能短期討好股東,對工人或企業創意幫助不大。
美國證交會(SEC)委員傑克遜的研究顯示,企業高層在宣布回購股份後,會較正常沽出更多持股,這種內幕人士沽貨活動長遠或損害投資者利益。
民主黨參議員范赫倫對上述研究結果感到吃驚,指回購股份被企業高層用作「賺到盡」的方法,威脅會提出動議,令高層更難在回購消息公布後沽貨。
較早前,民主黨參議員舒默及獨立參議員桑德斯提議立法禁止回購股份,除非企業先向員工支付最少15美元時薪及提供更佳福利。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則主張修訂稅制,增加資本增值稅,以減少企業回購股份的誘因。
花旗策略員列夫科維奇則指外界批評不合理,該行數據雖顯示去年回購急增,但部分原因是一七年稅改令盈利增加及鼓勵企業將海外現金調回國。綜觀過去十年,資本開支逾6萬億美元,同期回購僅5.1萬億美元,可見企業現金運用仍以資本開支為主。
券商Canaccord Genuity策略員雷諾茲更警告,若監管機構限制企業的回購能力,令作為上市公司的優勢減少,可能促使更多企業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