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訪談中,主持人問我如何看正進行市場諮詢的「有關實施無紙化證券市場的經修改運作模式的聯合諮詢」。筆者毫不客氣地回應說,香港號稱是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在國際投資市場與新股IPO市場一直居於前列地位,但到了今天,其他市場早已實施數十年的證券無紙化系統,在港仍止於諮詢,推出無期,簡直讓我們身處這個所謂國際主要金融中心者引以為恥。
關於證券無紙化,九十年代初當我出任香港聯合交易所理事時,已是市場發展的一項重要議題,可是過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個世紀,這個市場必備的措施竟仍處於諮詢再諮詢的階段。而在這段時期,正是港股市場步向國際化,藉內地企業在港上市讓國際投資資金匯聚,確立其在國際主要金融中心前列地位的時間,一個原本並不複雜的措施竟一拖再拖,難道不是國際大笑話。
我們當初提出討論證券無紙化時,碰上內地股市藉着上海及深圳交易所相繼開業,才剛開始發展。內地股市從那個時間開始,便已實施了股票無紙化,初期由兩所各自處理證券登記及結算程序,到○一年,透過由上交所和深交所各持50%股份成立的中國証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統一處理無紙化之下有關股份登記與結算的工作。無紙化制度已二十多年,且一直運作良好,而被內地發展視為學習典範的港股市場,卻仍止於「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境地,的確令人感覺匪夷所思。
至於市場為甚麼需要推動證券無紙化,上月出台的諮詢文件內容大概這樣描述:「無紙證券市場措施的主因令投資者能以其自身的名義及在毋須紙張文件的情況下持有證券,此舉帶來的好處其一是可以提高法律保障及透明度,其二是無紙證券措施讓持股變成數碼化,省去人手處理,因此可提升效率,其三則是可藉此優化整體金融市場的架構,讓結算公司、股份發行人、中介人與投資者等相關人士建立更具效率及更直接的溝通聯繫,提升本港的全球競爭力,也有利本地市場進一步增長及發展。」
既然證券無紙化對市場發展有這樣多的好處,特區政府及其財金官員為何不一早推動,反令制度白白躭誤了近三十年。諮詢了之後,擱置了一段時間改轅易轍之後又再諮詢?有甚麼是讓當局那麼難作決定?抑或是有甚麼因素,讓當局總是無法擺平?
談到最近推出的這份諮詢文件與一○年的一份文件比較,我初步的觀感只能形容一○年的一份猶如「架床」,這次的一份更如「疊了被」,這樣的「架床疊被」,把一項原本是比較簡單直接便可以實施的制度,變成如此複雜化,這是何苦由來?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