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香港新定位捕捉商機

香港的面積、市場規模和經濟結構,都限制了這成熟經濟體的發展空間,而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與日俱增的競爭,所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在一定程度上移除了上述限制,能否達到優勢互補、相輔相成這願望有待實踐,但在群聚效應下,經濟規模擴大應該會帶來更多機會。

成運輸樞紐 攻新興市

剛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對香港定位為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以及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香港和澳門是9+2中的自由經濟體,市場規模擴大下,配套政策若跟上,香港將得益。

自由港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無疑是香港的絕對優勢,除了是內地直接投資主要來源地、內企最大上市集資地和人民幣離岸中心等外,在預期人民幣短期內不會自由兌換和國家不會放寬外匯管制下,符合國際規範、監管和運作的香港金融市場,定會在大灣區的發展中肩負錢流的作用。

至於金融中心同時配合香港的國際船舶登記中心地位,鞏固香港成為國際船舶和航運業融資中心,加上配合大灣區內幾個貨櫃碼頭,服務整個地區,聯通東南亞,尤其近年逐步吸納由內地外移的製造業的新興國家,更可以吸納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帶來的機遇。

作為珠寶業一員,對將香港發展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尤為支持,因為大灣區發展將市場擴大,就需要收集更多數據和市場分析,需求增加可以推動科技的進步和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應用大數據提高效益

香港是國際著名珠寶中心,尤其在高檔珠寶的設計、製造和營銷,在國際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這成就離不開香港本身的優勢,如自由港和國際金融、物流中心的地位便利行業全球採購、加工製造和進出口。

珠寶行業近年對創新科技的需求大增,包括設計和製造方面就需要三維技術和三維打印、鑑定、保證和貿易方面需要區塊鏈,零售和市場營銷就利用到無線電射頻和大數據等科技的協助。

目前,在香港科學園就有科研公司提供這類服務,但香港市場規模較小,對有關服務需求相對有限。若市場放大到大灣區的時候,對大數據的應用也會增加,從而也會促進香港在這等方面的發展,技術更新提速和需求增加,效益自然提升。

如今大灣區為香港腹地,有更大的市場及發展空間,至於能否繼續領先,就需港府的策劃、支持,工商界、專業界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不進則退是不變定律。

黃紹基

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理事長

作者:黃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