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重提谷股市 歷史教訓不可忘

正當投資者憂慮股市高處不勝寒之際,內地提出股市將成為國家重要核心競爭力組成部分。消息一出,A股固然振奮,港股亦水漲船高,不禁讓人想起一五年「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悲劇。活化金融市場的同時,實在要牢記教訓,切勿重蹈「一死再放」的惡性循環。

經過一輪急升後,A股四大指數──滬綜指、深成指、創業板,以及滬深300指數皆由年初低位累彈兩成以上,不足兩個月就確認踏入技術牛市。無論上升速度及成交額,均媲美一五年。

回看當年,內地政府意圖以股市作為刺激經濟的平台,希望集結人氣激活企業融資再帶動消費。滬綜指由一四年中約2,000點,反覆升至一五年四月的4,000點,官媒一窩蜂唱好「4,000點才是牛市開端」,之後更有謂「空中加油」、「股市對經濟投下信心一票」等一連串助力文章,民眾響應號召,辭職炒股屢見不鮮。結果事與願違,短暫的催谷在半年內就打回原形,一六年初觸發「熔斷停市」,成為國際笑柄,接下來更重大的餘波是一六至一七年初的走資潮,令外匯儲備驟失一萬億美元。

如今,內地重提強化股市,目的顯而易見,同樣要力挽經濟,透過資本市場製造財富效應,推動消費及投資。雖說有了一五年的經驗,相信監管機構有足夠能力嚴防「惡意沽空」,同時早已「落閘」嚴控資金流出,民眾難以重施螞蟻搬家式撤資故技。不過,歷史已一再證明,股市難以利用「有形之手」操控,目前兵行險着,或預示經濟危機遠超外界想像。

股市上揚固然可喜,惟一旦今次再度敗北,後果恐不堪設想,一來外儲耗得七七八八;二來民眾經歷了去年網貸爆煲後,或許猶有餘悸,但內地散戶羊群心態特強,情緒易受掀動,入市進急退速,若有不測,更難以承受股災的衝擊。

誠然,內地要深化股市改革亦是勢所必然。回看經濟總量於○○年僅1萬億美元,去年已飆至13萬億美元,惟滬綜指早於○○年曾升至2,000點水平。股市不成熟,很大原因是無對外開放,形成「塘水滾塘魚」的「圈錢」格局。恰巧的是,內地提出活化股市,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中美談判有重大進展之時,料接下來會有更大力度的對外開放政策配合,意味國企日後難獲政府的庇蔭,更須面對外資的強大直接競爭。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內地政府主觀意願當然不容一五年股災翻版,但股市變幻莫測,投資者還須謹慎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