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企業勢爆併購潮

中國最近積極打擊水貨活動,加上經濟放緩,消費力轉弱,在「大媽」減少掃貨下,名牌企業的公司股價紛紛從高位大幅回落,但有危亦意味有機。分析指出,大型品牌集團開始採取多元化品牌策略。一些規模較小或家族式經營的奢侈品牌或成為獵物。

意大利製鞋名家Salvatore Ferragamo是少數具悠久歷史的獨立奢侈品牌,該公司一一年掛牌上市,股價在創辦人遺孀Wanda Ferragamo十月去世後首個交易日,單日上漲最多8.8%,反映市場憧憬公司未來賣盤機會增加。

另一意大利皮鞋名牌Tod's的銷售幾乎連跌五年,最近重組亦惹來賣盤揣測,迫使創辦人Diego Della Valle需公開澄清。至於家族式經營的意大利時裝品牌Missoni較早前已出售少數股權予當地私募基金。

市場規模料達3.5萬億

事實上,自九月Michael Kors斥資21.2億美元收購意大利時裝品牌Versace後,歐洲中型奢侈品牌被收購的揣測便不絕於耳,特別是Versace出售作價不菲,相當於其22倍預測市盈率,遠高過去年Tapestry收購Kate Spade的9倍市盈率。

名牌企業收購消息滿天飛,部分反映整體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顧問公司Bain & Co.估計,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達2,800億歐元(約2.5萬億港元),是九六年的三倍,料二五年進一步增至3,900億歐元(約3.5萬億港元),主要動力來自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千禧世代。

中小集團欠財力搶靚舖

中、小型奢侈品牌經營不及大型奢侈品集團,其中一個原因是沒有財力爭奪大城市購物黃金地段的舖位,例如紐約第五大道。RBC分析員Rogerio Fujimori亦指出,全球化及科技顛覆下,意味網購和社交媒體的重要性日增,惟經營保守或缺乏資金擴展的一些歐洲品牌未能跟隨得益。

此外,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令奢侈品業前景蒙上陰影,摩根士丹利早前將奢侈品業的投資評級降至減持。

花旗分析員Thomas Chauvet指出,奢侈品業周期性復甦、剩餘現金流,以及強勁資產負債表,均推動行業整合。他又稱,Ferragamo是一個較為吸引的收購目標,原因包括其高檔定位,而零售網絡與旗下鞋類、皮革及香水產品線均具擴張空間。

Berenberg分析員認為,LVMH及開雲集團(Kering)坐擁大量資金,奢侈品業勢再掀起整合潮。該行分析員認為,Tod's是業界表現最差的品牌之一,如果公司最近重組未見到即時改善,預期很快便會成為收購目標。該行亦指出,高級羽絨品牌Moncler股價從六月高位瀉三成,收購頓時變得吸引。

個別翻生 狙擊添難度

不過,Berenberg則估計普拉達(Prada)將不會被收購,理由是家族牢牢控制約80%股權,而且品牌呈現人氣再升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