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超過三年未有調整存貸利率,取而代之是利用各種工具向市場「放水」,反映貨幣政策由利率「價格調控」,轉向釋放貨幣基礎,即是直接「放水」,好處是效果顯著,但存在貨幣供應急增,且隨時失控的副作用。
美國幣策則以利率調控為主,由聯儲局的聯邦基金利率傳導至商業銀行,成為市場利率,有別於中國直接調節銀行予客戶的存款及貸款利率,人行若要運用類似美方有效的幣策,未來勢要增強利率市場化及貨幣政策透明度。
事實上,人行近年透過下調存款準備金,及提供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工具,將以往經濟過熱時鎖起的銀行體系資金,重新向市場釋放。銀行向個人或企業放貸後,貸款重新回流銀行成為存款,部分再作放貸,成為所謂的「乘數效應」,令人行降準後,釋放的資金以倍數上升,成為新的貨幣供應。
內地在○八年發生金融海嘯後,除了在財政政策「豪使」四萬億元人民幣救經濟,另一招是迫使銀行增放貸,當經濟過熱,則收緊銀行每年放貸額度。時至今日,監管焦點由銀行貸款額度,擴大至廣義貨幣供應(M2),好處是配合「乘數效應」,效果立竿見影。
不過,貨幣供應急增,同時會對資產價格上升、通脹及銀行放貸造成壓力。當經濟重拾強勁增長動力時,相當難控制「收水」力度,若人行處理不慎,隨時為通脹失控及資金鏈斷裂等經濟危機埋下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