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扭虧 半年賺76億

銳意從手機生產商轉型為互聯網服務商的小米集團(01810)公布上市後首份成績表,截至今年六月底止上半年純利錄76.46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虧損198.06億元。

互網收入僅佔8%兼下降

小米業績扭虧為盈,主要是計及第二季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增值225.32億元。而上半年非國際會計準則經調整利潤則為38.16億元,按年升62.2%;不派中期息。

不過,今年第二季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僅8.8%,按季及按年均錄得倒退,似乎離成功轉型仍需一段時間。

至於上半年經營虧損為42.27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則錄得經營利潤56.13億元。其中,次季薪酬開支總額達116.42億元,按季增加6.66倍。高級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周受資解釋,是由於當中包括支付一次過以股份為基礎的99億元薪酬,即上市前分派予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的獎勵,惟他強調不會影響到未來實際經營情況。

小米第二季毛利率為12.5%,按年降1.8個百分點,其中智能手機毛利率按年減少2個百分點至6.7%。他指,規模快速增長及毛利之間作選擇,認為快速增長更為重要,因有助公司可持續發展。

對於小米次季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倒退,周受資在電話會議中解釋,次季互聯網服務收入按年升逾63%至39.58億元,與同業相比增幅實屬強勁。佔比下降則是其他業務增長更快,當中次季物聯網(IoT)產品收入按年增逾倍。

他認為,互聯網服務仍在早期發展階段,未來會透過拓展國際市場加強增長率,例如已在印度陸續拓展互聯網服務,由於當地移動互聯網市場目前發展迅速,相信有龐大發展空間,另也計劃在當地推出更多IoT產品。

小米次季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200萬台,周受資指出,受惠於內地消費升級、過去加強中高端手機的銷售布局以及產品組合調整,次季中國地區手機單價增長25%,但強調組合變化不會直接影響利潤空間,相信會繼續帶動明年中國手機銷售增長。

考慮申請虛擬銀行牌照

他透露,除已進入的西歐市場外,未來六個月將進軍更多歐洲國家,在全球都有初步部署,目前在手現金有32億元,加上上市集資足以應付海外擴張。

早前有傳集團旗下小米金融有意申請虛擬銀行牌照,他指正在認真研究,看好香港的創新金融業發展,會考慮與香港金融機構合作,長期而言或會考慮分拆金融業務上市。發行中國預託證券(CDR)方面,他表示計劃至今沒有任何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