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港貨櫃商共享設施

香港葵青貨櫃吞吐量今年上半年排名跌至全球第六位,是今年全球前六名中唯一吞吐量下跌的港口。為提升本港貨櫃港競爭力,恒生管理學院(恒管)發表研究報告,提出以共享設施的協作模式,在優化安排下可減少貨櫃箱在不同碼頭間的往來運輸量,估算每年可節省8,800萬元。不過,有物流業人士憂本港碼頭由多家不同的公司營運,要實現共享設施在實際操作有難度。

恒管研究報告建議,葵青貨櫃港的營運商應共享包括泊位、吊機和貨櫃堆場等設施,以及在基礎設施和操作系統上合作。報告稱,中美貿易戰的影響開始浮現,現在是改變貨櫃碼頭營運模式的時機,相信可提升本港碼頭與其他港口競爭的能力。

物流界:實際操作有難度

恒管決策科學院副院長黃惠虹指出,隨着新的集裝箱貨輪邁向超大型運量,香港貨櫃碼頭作為中轉港的角色亦愈益吃重,即碼頭營運商需要將來自不同船隻的貨物重新分配至大型貨輪,以節省運輸成本,結果貨櫃箱在不同碼頭間的往來運輸量(ITT)便相應增加。

根據運送每個貨櫃箱的平均ITT收費為300元計,在新協作模式下,船公司每年可節省高達8,800萬元,每艘貨輪的平均等候時間可減少近一小時。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稱,香港貨櫃碼頭由不同的營運商管理,以協作模式不但涉及碼頭設施上的共享,更牽涉碼頭經營、管理等問題,認為實際操作上有相當困難。他擔心,若然營運商達成協作模式的協議,在市場只有單一持份者下,或會引致高價錢和低服務質素的情況;事實上,近年華南地區的碼頭已逐步轉型至轉口港角色,他認為香港不應只盲目追求吞吐量,現時以轉口貨櫃為主要業務並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