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志文憂衝突累明年經濟負增長

大和資本市場亞洲(除日本外)股票研究部首席經濟師賴志文表示,一直預期中美會爆發全面貿易戰,而香港夾在中美之間,「中間嗰個實被人打倒先」。他認為,今年香港經濟不至於負增長,但明年「好難講」。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後落實對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不足為奇,他認為華府最多或只需二至三個月時間研究相關貨品清單,屆時會相當於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的一半,力度不容少覷。相反,中國難拉攏其他國家於貿易議題上反制美國,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規模亦遠少過對美國出口,跟隨加徵關稅的空間有限。

對於特朗普應付中期選舉才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說法,他指是「遠遠落後於形勢」,關稅只是美國制衡中國的一步棋子。

六成貸內企 港銀行高危

中國早前發表《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放寬外資於金融業、基本製造業、油站經營等的限制。他認為,華府要的是中國開放服務行業,以及解決技術強制轉移的問題,「開放玩具成衣市場有乜用,油站被國企插晒旗,有乜肉食啫?」

他又說,中美貿易戰會縮窄中國貿易順差,令流入內地的資金減少,流動性下降會加劇違約潮下中國經濟的風險。「內地喺香港撳咗好多錢,超過六成貸款畀內地企業」,中國經濟因貿易戰下行底下,市場會關注有關貸款的質素會否轉壞,恐對金融系統穩定構成威脅。

假如外圍投資者對香港隱憂感到不安,香港走資勢較內地嚴重,以港元匯價早前多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銀行體系結餘短短幾個月內下跌幾成,「(走資)可想而知有幾快!」

吳卓殷:中美談判難有轉機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升溫機會高,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言論「望落去好似好唔Consistent(一致),其實好Consistent咁針對住美國對中國不滿嘅地方」,中美短期內即使有談判亦難望有很大轉機。

恐不利內需及就業

他又指,儘管中國最近已經公布金融等行業的開放措施,但外資公司即使有較大股權,美方又會在意實際經營環境是否自由。此外,中美貿易戰屬「科技戰」,中國針對美國進口商品採取金額上以牙還牙的策略恐怕難令特朗普收手,況且中國恐怕沒有更多美國進口貨品用來還擊。

他認為中美貿易戰對兩國均有損害,雖然可透過第三方市場出口到對方,但原料輸入成本上漲不利企業盈利。中國經濟料不會「斷崖式下跌」,但科技及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未必可抵銷巨大衝擊,而且中國出口不少來自外資企業在華分支,中美貿易糾紛也會牽連內地就業與消費。

楊宇霆:人幣貶值非因貿戰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向價值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當中首階段加徵關稅商品價值340億美元,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認為,金額與中國去年出口總值比較不算大。目前形勢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貨品總值會減少,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貨品需求彈性則很低,即售價上漲亦要買,故首階段關稅對中國貿易順差及外匯流入不會構成顯著影響。

他認為,市場上流傳「中國讓人民幣貶值應對特朗普打貿易戰」是「垃圾言論」,人民幣匯價近期下滑,原因是市場憂慮美國發動貿易戰,令資金流入美元,貶值的不僅是人民幣。人民幣匯率還是由美元匯價牽動,而非中國貿易順差,關鍵是美元強勢維持多久,視乎歐元去向。

港加息衝擊會更大

香港經濟方面,楊宇霆認為下半年最大風險是利率上升,香港經濟前景繫於資產價格,惟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勢進一步走高,最優惠利率(P)上升屬遲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