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府批出可動工興建的單位減少,拖累私人住宅供應下滑。運輸及房屋局公布截至今年三月底最新數字,未來三至四年一手潛在供應9.6萬伙,按季少1,000伙,返回去年首季水平。事實上,未售樓花及現樓單位撐起供應,合共有多達7.3萬伙,創有紀錄新高。
運房局發言人指,上述一手私宅潛在供應當中,估計有7.49萬伙為實用面積少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較對上一季減少1,300伙,佔整體供應比率的78%,則與對上一季相若。
上述一手單位潛在供應,包括9,000個貨尾單位,而建築中樓花單位錄得8.1萬伙,按季再多4,000個單位,並為有紀錄最多,扣除約1.7萬伙已售樓花,建築中但未售出的單位有6.4萬伙。即最新滾存現樓及貨尾單位量合共7.3萬伙,較對上一季增加3,000伙,是該局有統計以來的歷史高位。
儘管樓花供應有所增長,但因已批出土地(熟地)上可隨時動工興建的單位,按季再減4,000伙,至最新錄2.3萬伙水平,七個季度最少,這是導致整體潛在供應減少的主要原因。
該局解釋,每季新增熟地和發展項目的狀況、規模等均有差別,加上一手買賣會隨市況升跌,預計供應量在季度之間有所變化是正常現象。預計未來數月有8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4,000伙,將較對上一季多100伙,並相信私宅預計供應量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除了私宅潛在供應減少外,今年第一季施工及落成量亦同步下挫,該局數據顯示,首季施工量5,600伙,較去年第四季的7,700伙,明顯減少2,100伙或27.3%。期內落成單位有1,200伙,為三年以來按季最少。相比去年末季大挫約75.5%。
業界普遍認為,目前不存在供過於求,樓價難大跌。萊坊高級董事林浩文表示,供應數字與預期相若,故不存在供過於求情況,估計市場可吸納,亦對住宅樓市沒有重大影響。
長實地產投資董事郭子威指出,需求持續增加,潛在私宅供應回落,相信供應仍難解決實際社會需求,相信樓價比較難有明顯回落的可能。而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亦表示,私宅供應量仍然屬於足夠水平,樓價預料可以保持平穩,但長遠而言,仍然缺乏土地,希望社會尋求共識令供應提升。
至於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則認為,政府供應目標有必要重新審視,現時中小型單位佔新供應達到六、七成以上,不過,該類樓價未有回調,有需要再增加該類單位供應比例,亦要考慮供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