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吸引力法則,剛剛周末的投資講座以及晚宴之中,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是防守,擔心又一次鏡花水月,想要保住勝果。投資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假如當初想透過買股票去達成某個心願,而幸運地在今次大牛市之中已經超標,就算不功成身退,也應該知足局部撤退。
當然對絕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投資是終生事業,一場馬拉松,居安思危還是有必要。自己的建議依然是用賺頭蝕尾的策略,正如彼得連治所講,在期待調整所輸掉的錢,遠遠比在調整之中為多。應該不用多解釋,有辦大家睇,扮勁估頂前仆後繼直接沽空,斬完一次又一次。
即使是買Put,在大趨勢未變之前狂買保險,也只會做壞手勢,輸得五六次,累計數額已不少,未必有韌性繼續堅持,而且輸得太多,偶然遇上一個中型調整,便急急腳食三番,至少學人食一半。長年累月以為審慎打防守,結果原來只是學得鬆懈,到真正大跌時反而落得不堪一擊。
大跌後才決心打高強度防守,表面上蝕頭注,可是已節省了太平盛世時的無謂犧牲,而且沒有內置搶胡心態,淡倉會夠膽贏,因此一定更有效率。所以自己的建議還是活在當下,在難得一見的大牛市中繼續進攻,留待市場告訴真正見頂逆轉的水位。
現階段想做好防守,就主力用水向低流的方法,平衡組合,稍為換入一些防守力較強的股份,又或者歐洲日本等弱美元受害者便算。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