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晚國際原油期貨「跌跌不休」,再次尋底。長達二十年的下跌趨勢,不得不叫投資者思考如何應對低油價的新常態!
事實上,在需求疲弱之下,即使產油國延長減產協議,亦難阻油價持續尋底,加上美國擬解除開採北極及離岸石油限制,種種因素均不利油價走勢。過去油價上升推高通脹的如意算盤難再打得響,在通脹低迷下,利率周期表現將變得更難捉摸!
五月下旬,石油輸出國組織與非油組成員國達成延長減產協議期限,但油價反彈行情短暫,近日又再下試每桶四十美元大關,情況令人憂慮。油價低迷除與供應有關外,需求亦至關重要,在全球經濟增長緩慢、環保潮流以及石油替代品如頁岩氣供應增加,石油需求顯然已風光不再,虛弱的基本面是油價一蹶不振的底因。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已啟動利率正常化,五月份通脹僅百分之一點七,仍低於百分之二的目標,雖然聯儲局官員多番強調對通脹前景具信心,可鐵一般的事實是,美國企業盈利、就業市場及經濟增長看似持續改善,但卻依然未能撬動通脹上升,油價低迷無疑是主因之一。長此下去,難免令市場質疑聯儲局繼續加息的空間。要知道,低通脹很可能反映市場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疲弱,意味經濟承受加息的能力不足,在這情況下持續加息甚至縮表,可能令經濟再陷衰退邊緣。
美國特朗普政府雖多次強調,會啟動大型基建投資及推行財稅改革來改善通脹,可一年已過近半,這兩大計劃仍然未有確實執行的時間表。單靠「憧憬」來支撐的美股已有強弩之末迹象,未來數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數據將對通脹趨勢有更多的啟示。適逢明年初聯儲局主席耶倫的任期將屆滿,觀乎特朗普的取態,換人的機會率不低,到底新主席的任命,又會否影響未來貨幣政策取向?凡此種種,皆令美國利率正常化的步伐增添變數。
本來,力挽油價免墮熊市,產油國減產可以幫上忙,但近次延長減產協議顯然作用不大,產油國財力已今非昔比,再大幅減產托價的能力有限。可以預計,產油國的利益衝突將會更凸顯,整體商品市場走勢亦難樂觀。昔日舉足輕重的國際石油巨企,如今都在捱打。全球能源結構調整轉型長路漫漫,經濟形勢變得更複雜難測,各大央行只有摸着石頭過河,戰戰兢兢迎接過渡新經濟模式的各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