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發局促改善體制

香港交易所(00388)將於本周五發表諮詢文件,建議成立新板重新讓「同股不同權」企業在港上市。金融發展局主席史美倫直言,對當年「同股不同權」未正式諮詢市場就不作考慮感遺憾,認為機會失去後要取回不容易。她又說,香港現時擁有的優勢不是永遠,是會被蠶食,若只「食老本」,早晚會被人追上,直言香港在體制上有很大改善空間。

史美倫接受訪問時表示,當年市場就「同股不同權」有不同討論,金發局當時的取態是認為「同股不同權」需要檢討,故對最終未正式諮詢市場就不作考慮感遺憾,「如當時有正式諮詢,正、反意見都討論過,然後都話做唔到,會令市場信服,但當時睇唔到有咁樣做!」

她又直言對阿里巴巴集團當年未能來港上市覺得遺憾,「阿里係電子商貿、互聯網經濟龍頭,為何唔能夠在港上市?當時是否有折衷辦法?」阿里沒有在港上市對香港的損失,「當時大家都唔係唔知道!」

檢討同股不同權難補救

問及香港即將再就「同股不同權」檢討,是否可「補鑊」時?她說:「好難講,有時候機會失去就係失去,已去咗其他地方上市,現時唔係咁容易!」

她續說,香港的優勢不是永遠,是會被蠶食,「再好優勢如企喺度唔郁,食老本,遲早被人追上!」她認為,雖然香港擁有相當優勢,例如法制不輕易被人取代,但體制上有很大改善空間。她舉例說,證券無紙化在九十年代已開始討論,但至今依然未做到,「我都唔敢講得咁大聲,香港係國際金融中心!」形容證券仍未無紙化是「不可思議」。「為何做唔到?我真係不明白,政府係有嘗試過。」

史美倫又認為新一屆政府屬進取型,認為政府擔當促進者、推廣者等角色,這是很重要。「以前不干預政策已經非常過時,世界不斷演變,各個市場都有政府扶持,只係多定少。」

斥審批新產品耗時太久

曾在中港證監會任高層的史美倫表示,自從○八年金融海嘯後,香港的監管趨嚴,「是否有啲矯枉過正?有否被雷曼事件嚇親?我覺得係有啲,但現時已增加了解,是否可以檢討、監管可以放鬆啲?」她又指:「前些時候香港證監會喺審批產品時,需時甚長,盧森堡、新加坡等三至六個月就批到,但香港要一年幾。至於產品創新?更加不好說」,她聽到市場無數投訴,但有關情況最近已有改善。

必有「壞蘋果」 執法須公平

對於沽空機構頻頻狙擊香港上市民企,她指未有中資企業來港上市前,一樣有「壞蘋果」。「唔只中資,本地都有壞蘋果,我喺香港證監會工作時,都有好多企業不規範行為,如利用某些訊息操縱股市,當時我哋指令停牌的數目都好多!」

她直言,「壞蘋果」是避免不到,關鍵是如何處理,執法至為重要。「最重要係執法要一視同仁,給外界違規是有後果的訊息,這對國際投資者會有很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