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忽變寵兒 隱患依舊勿忘

環球股市同氣連枝、齊齊發力之象近年罕見,港股近日不甘後人,板塊輪動之外,成交連續兩日過千億元。值得留意的是,向來黯然失色的內銀股突然星光閃閃,忽然變成資金寵兒,但究竟是銀行業真的脫胎換骨,抑或是市場氣氛使然?投機者在追上車時,最終會成為「貴賓」還是「獵物」,尚難斷言。

據某外資大行的報告預期,在未來六十日內,有五間內銀股股價將會上升,並將全線評級調升至「增持」。該行又指出,內地銀行業高負債及壞帳風險雖一直壓低估值,但隨着盈利預測看升,潛在淨息差擴闊,以及資產質素持續錄得改善,派息比率又是「愛息」一族的心頭好等,均是推動內銀股再上的主要催化劑。姑勿論大行報告是否威力驚人,但相關內銀股股價近兩日又確實交出了成績。

不過,外資大行以往一直視內銀為股市中的「死穴」,如今卻突然轉軚,究竟是大行真的看得透徹,還是在內銀氣氛轉熱下,另一引君入甕之舉?部分分析師直指,內銀表面數據雖中規中矩,甚至是風光亮麗,但不良貸款額等其實遠高於官方公布水平,若然屬實,則內銀壞帳爆煲危機與如今高唱入雲之說,頓成強烈反比。

從基本面看,銀行業既為百業之母,被視為經濟寒暑表,既然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未見大起色,企業還款依舊捉襟見肘,百上加斤,試問內銀壞帳問題又豈能輕易排解。此外,按人行早前統計數據,去年上半年十家上市內銀的新增貸款中,房貸佔比逾四成,在在反映內地企業借貸疲弱,內銀惟有因利乘便,爭相押注房貸的大方向。不過,花無百日紅,內地企業近年雖練就「不死身」,但卻有變成半生不死的活殭屍迹象,內銀未來業績及派息率能否維持,值得投資者深思。

若從估值方面分析,現時四大內銀「工中建農」的市帳率(PB)皆不逾一倍,除反映股價仍低於每股資產淨值的表象外,亦折射出板塊中的龍頭長期使人卻步的現實。所謂空穴來風,事必有因,既然行業龍頭以往的負面因素未除,其他農鄉及城商銀行所埋下的隱患就更難察覺,當前內銀股炒得勝起,卻隨時轉眼化身虛火一道。

無可否認,港股從年初至今已累升近一成,板塊輪動持續,交投轉熱,氣勢逼人。不過,即使最熱鬧的股市場景,亦有最差的板塊渾水摸魚,正如美國股神名言:「只有當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