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港手機錢包趨普及 七大品牌鬥搶客

智能手機興起改變消費者支付習慣,香港雖然未如內地市民「出門不用帶錢包」,但隨着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儲值支付工具條例》,手機錢包已由零星選擇,擴展至「七雄激鬥」,連電子支付始祖八達通亦要紆尊降貴與初創公司搶市佔,二○一七年市場整合潮亦難免,暫時未見哪個品牌擁有絕對優勢。

香港七個手機錢包品牌分別為本地公司TNG、拍住賞及八達通旗下的O!ePay、過江龍WeChat Pay以及支付寶HK,還有國際品牌Android Pay及Apple Pay。Android Pay及Apple Pay品牌效應大,加上獲銀行推信用卡回贈優惠力撐,初步表現理想。不過,兩個品牌對手機型號有要求,手機型號的限制最終會限制了用戶人數,故不排除其他錢包品牌彈起。

再有10公司想攞牌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指,市民現時傾向在手機安裝多個手機錢包,視乎優惠及特定用途而選用,「香港是開放自由市場,連TNG這類小公司亦拿到一定市佔,所以未必會發展成像內地一、兩個品牌獨大的局面」。目前Apple Pay及Android Pay功能只限支付,而TNG、拍住賞則力圖完善支付前體驗(如個人優惠及會員卡等),以及財務管理(如家人共享帳戶等),望突破僵局。

事實上,金管局已發出13個儲值支付工具牌照,現時再有約十家公司有興趣申請,該局曾指,現階段要觀察競爭對市場影響,未來營運商有整合亦不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