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互通無邊界 清晰定位慎風險

深港通才剛剛確認正式通車日期,港交所急不及待事先張揚明年發展戰略,目標要爭取落實股指期貨通及商品通,揭示銳意加速中港金融全方位互通的宏願,這既是現實形勢所迫,亦是大中華市場的出路,但當中所面臨的風險卻不可以低估。

無疑,內地A股市場急欲與世界金融接軌,透過引進外資,拓展資本市場深度與廣度,配合在在需財的經濟轉型,幾是路人皆見。不過,滬港通引發中港股市急升暴跌的教訓歷歷在目,揭示這項重大金融實驗,還是摸着石頭過河,跌盪難免,中港全速互通也需顧及風險,最怕急就章隨時得不償失。

中港股市雖經歷去年的災劫,但兩地金融互聯互通的擴展研究步伐卻未有煞停;今年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後,似是失掉無形之手的扶持,近日愈跌愈急,同時官方攔截走資措施也是層出不窮。可是,深港通還是趕及年底前通車,反映中國期望A股加速與環球金融市場接通的決心,堅持為A股引進更多外資機構參與,平衡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結構。

一四年底滬港通啟動,因缺乏對沖機制,結果最先推出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的新加坡交易所,意想不到成為既得利益者,在當地期貨交易及未平倉合約數字與日俱增,新交所悶聲發大財,在外資圈享有極高的認受性,雄據境外A股期貨市場。所謂肥水不流別人田,難怪港交所心急出擊,以地理優勢化被動為主動搶回新交所的生意,既可為境外A股投資者免卻繞過跨市場對沖的麻煩,也有利提高參與興趣,為A股長遠納入MSCI指數增加討價還價的籌碼,正是一家便宜兩家着之舉。

中國股市藉香港南大門,進一步向全球投資者開放,可是兩地市場融合,有得也必然會有失,港股A股化已是不爭事實,內地股市投機文化早已攻陷香港,內地莊家南來啤殼幾是公開秘密,在香港股市上下其手,二三線股狂升暴瀉屢見不鮮,自去年股災後,港股成交每況愈下,揭示散戶輸到怕怕,基金經理未熟知內地炒家的遊戲規則,也抱持少做少錯的策略。

股市期貨涉及以小控大,向來是內地炒家搵快錢的樂園,去年A股爆煲前,內地股指期貨未平倉合約創下歷史新高,最終龐大的惡意淡倉,引發A股股災,促使政府暴力托市。中港市場要開通期貨雙邊交易,更須小心規劃,清晰各自的定位,採取更嚴謹的監管及規範,否則只會令港股淪為大賭場,與吸引外資的原意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