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小龍添寒意 香港經濟更哀愁

上世紀叱咤一時的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迹曾令全世界驚嘆及爭相倣效,是象徵自由貿易的「新自由主義」成功典範。不過,隨着近年環球經濟放緩及民粹主義抬頭,經濟表現差強人意,昨日南韓及新加坡再度傳來噩耗,預示着同屬「沙煲兄弟」的香港前景更哀愁。

新加坡昨公布,第三季經濟意外按季大跌百分之四點一,為四年以來最大萎縮,主因是全球需求下滑,加上油價暴跌,重創該國石油及天然氣行業。展望末季經濟,新加坡恐難走出窘境,技術上勢陷入衰退。雖然該國政府有信心經濟企穩,但歐美今季不明朗因素特別多,結果實屬難料。

無疑,歷史往往是一面鏡子,切勿輕看新加坡陷入衰退邊緣,這可能預示亞洲區經濟將深度地減速。過去兩次亞洲區陷入衰退,包括○一年科網爆破及○八年金融海嘯,新加坡是第一個或首批亞洲國家率先身陷險境,之後鄰國跟隨。故此,新加坡也被視為亞洲經濟的「衰退溫度計」。

禍不單行的是,同屬亞洲四小龍之一、有「全球出口晴雨表」之稱的南韓同樣身陷困境,當地龍頭巨企三星電子繼日前大幅下調盈利預測後,昨日又表示,預計Note 7事件對今季和明年第一季的總影響將達到三點五萬億韓圜,即高逾二百億港元。

事實上,南韓央行周四已表明,擔心三星事件影響該國出口,已率先將明年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二點九,下調至百分之二點八;更坦言因時間倉卒,預測並未完全反映三星事件的影響,意味該國明年經濟恐更差。

回望香港,截至八月底止,零售總銷貨值已連跌十八個月,創下沙士後最長下跌周期,業界普遍看淡九月及十月銷情,本周更有本地著名服裝企業發盈警,料半年虧損擴大。事實上,香港整體零售不景,出口貿易雖意外終止十五個月下跌,但仍弱不能興,經濟寒氣依然不散。

另方面,內地昨公布九月通脹按年上升百分之一點九,超過預期;生產物價指數更結束了連跌五十四個月的頹勢,按年上漲百分之零點一。通脹之所以加速,與樓價飛升不無關係,相信中央持續打壓樓市之餘,更難放水救經濟,對香港而言非好消息。

環顧左鄰右里,星韓日經濟不穩,內地隱憂未除,香港能否獨善其身實屬疑問。作為投資者更要審時度勢,在追逐股樓回報之餘,切勿盲目亢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