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中小內銀風險更高

市場一直關注中國國有商業銀行(建行、工行、中行和農行)的壞帳問題,卻忽略了其他非國營的中小型城市商業銀行(下稱城商行)及農村商業銀行(下稱農商行)逐漸形成的營運風險。

截至一六年三月,中國有134家城商行,3,696家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的分析指,中國民營金融機構數量仍不足,中國有需要加快推動民營資本進入金融市場。

市場對這方面政策的反應積極,今年以來,城商行規模不斷擴大,總資產以同比約27%的月增長率不斷擴張,農商行則以超過15%的月增長率擴張,在高速擴張同時,營運風險亦逐漸提高。在經濟增長持續下滑的情況下,中小型民營銀行的利潤顯著惡化,當中表現最差的十家中小銀行的淨利潤增長下滑25至95%不等。

經營不善 恐累體系

值得留意的是,這些盈利較差的農商行和城商行的不良貸款率高達2.6至3.8%,內地大型商業銀行一六年第一季的不良貸款率平均為1.72%,城商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46%。雖仍低於大型商業銀行的數字,但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高達2.56%。

更值得關注的是,大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4.35%,但城商行及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35%及12.97%。再者,一些表現較差的中小型銀行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遠低於全國平均186.6%,在十家表現最差的民營銀行中,只有兩家的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高於全國平均,情況最差的大連銀行,撥備率只有100%,這些數字意味着當壞帳不斷增加,這些營運較差和風險管理能力較低的民營銀行,最終會為整個銀行系統帶來風險。

盲追盈利 忽略管理

這些中小型銀行出現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急速發展的同時,只求追逐盈利而忽略了風險管理,很多中小型銀行缺乏真正的風險管理人才。另外,除管理能力較弱,中小型銀行與地方政府關係密切,當企業面對還款困難的時候,地方政府往往透過行政手段要求銀行盡量通融,救助企業,避免企業倒閉。

地方插手 劣貸惡化

這種銀行、地方政府和企業千絲萬縷的關係,加劇了不良貸款形成的壓力。中國在發展民營銀行的同時,先決是先處理和監管中小銀行的風險管理,避免盲目擴張而令整個金融系統面對更高風險。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包括中國經濟政策及發展。

作者:鄺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