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新股愈炒愈烈,也愈明目張膽,源於一個廣為人知的全配售制度漏洞,可惜監管當局選擇視而不見;早前全球國際金融中心排名,香港跌出三甲已敲響警號,如果再任由歪風滋長,終會遭投資者離棄。
香港由國際金融中心日漸淪為「啤殼工場」,無不令業內人士握腕嘆息。香港去年方登上全球新股集資王,可惜有量沒質,國際形象不進反退;創業板固然藏污納垢,漸漸地主板上市的質素也在腐敗,公開發售亦屢見不足額。不過,愈少散戶參與愈炒得瘋狂,創業板新股上市首日即以倍數狂飆,主板半新股亦迅即貨源歸邊,股價瘋升如入無人之境。
近年來,媒體和業界對創業板口誅筆伐,但賺取了上市費的監管機構置若罔聞;創業板早失去吸引新興或創意產業上市的原來目的,只是一批未夠門檻登陸主板的企業退而求其次,或甚至僅是衝着「全配售」的特殊待遇而來。然而,當創業板爛攤子未收拾,現又想搞新三板,盡顯好大喜功的本色。
智庫機構認為香港長年在債券、商品和外匯市場發展乏善足陳,過度偏重股票市場,又以背靠中國自居。中港股市互聯互通本是好事一樁,但內地股市沒有追上來,卻是香港降低水準俯身相就,未免得不償失。若論對散戶的保障,中證監較香港更為嚴格,每周五都公布罰單和罰款,打着轉型改名旗號的公司如無實質業務基礎會遭否決,以免股民墮入陷阱。
至於香港呢?陷阱是明擺着引君入甕。港股素來以「風險自負」為原則,本來這在中國境外可謂放諸四海皆準,但先決條件是制度上的公平,新股認購偏重機構投資者利益已不該,「圍飛」、「暗手價」等伎倆層出不窮。證監會近期曾否決一些後門上市個案,惟炒殼風並無收斂,做得不夠徹底之餘更是治標不治本。
其實,根治方法大家耳熟能詳,例如取消創業板全配售制度、提高上市門檻和收緊借殼上市,是固本清源的三部曲。變革聲音沸騰,卻欠監管的決心。當然,任何措施有得必有失,像紐約收緊上市條例,就驅使一筆IPO收益拱手讓予倫敦一樣,但長遠的形象更重要,一些內企以香港上市為首選亦是看重聲譽多於估值。
因此之故,上市新股宜重質不重量,否則香港繼「紐倫港」排名不保之後,在「滬深港」競爭中也捨長取短,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