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自去年八月展開貶值勢頭,企業炒燶人民幣的個案不斷湧現,更有跨境塑膠料企業因購買人民幣衍生產品,涉及過度對沖並無法承受虧損,個案更涉及29間銀行,更有廠家代表刊登公開信,向中國政府「求救」,希望政府限制人民幣貶值幅度。
人民幣貶值以前,企業落注人民幣匯價穩中有升,購買衍生工具的投資規模更高於實際業務所需,屬過度對沖,因人民幣急貶而出現巨額虧損,有涉及原材料交易的企業,更於人民幣貶值前向29間銀行購買對沖產品,包括人民幣比率平價遠期合約(Ratio Par Forward,RPF)等,令涉事銀行要舉行跨行會議討論善後。
由於涉事企業冀透過人民幣對沖產品作為投資用途,性質不屬於貸款,交易前並無向銀行全面及仔細披露持有的合約風險總額及細節,意味多間銀行在企業「爆煲」前互不知情。
不少企業在過去多年的人民幣升值潮中「大炒特炒」,可謂賺匯又賺息,惟隨着人民幣掉頭回落而損手, 以「香港工廠家代表」為名的人士刊登公開信,指遠期外匯合約令廠家受創,要求中國政府在一七年六月之前將人民幣匯價維持高於每美元兌6.3元人民幣。
今年以來人民幣急跌後回穩,銀行界人士透露,不少出現人民幣對沖巨額虧損的企業已斬倉,但仍有個別企業無法承受虧損,需要不同的銀行組成跨行會議商討如何處理,希望盡量能達成削債等協議,降低撥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