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外儲估算差距大

近幾年,中國外匯儲備總量一直是國內外市場十分關注的焦點。因為這資料不僅能夠透視出央行資產配置資訊,也能夠透露出央行外匯政策的變化及未來趨勢。所以,最近《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當前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外匯儲備總量可能與實際的總量有較大差距。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全球市場廣泛關注。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報告稱,截至十月底,中國持有的外匯儲備總量為3.53萬億美元。但考慮到人民銀行持有的美元空頭倉位,《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量應該為3.1萬億美元,兩者相差4,200億美元。

利用衍生工具隱藏「流失」

比如,一些外國的媒體及研究機構所估算得出的結果也表明,央行公布的外匯儲備總量與估算的結果同樣有一個較大的差距。央行內部報告顯示,由於八月份人民幣貶值,使得央行不得不出售更多美元來支撐人民幣匯率。報告亦顯示,央行出售了1,200至1,300億美元之間的外匯儲備。不過,無論是《金融時報》還是路透社都估計央行售出外匯儲備達到2,000億美元以上,而央行公布的八月份資料中,中國外匯儲備只減少939億美元,相差更達1,000多億美元。

對於央行與外國媒體和國外機構對中國外匯儲備總量減少估算差別這樣大,有分析認為這主要在於央行在利用外匯市場工具來對沖中國外匯儲備總量的減少。比如,中國各銀行一直在換匯市場上借入美元,然後在現匯市場上售出美元,銀行也會與央行達成遠期合約,從而對沖美元的風險。

這意味着央行正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中吃進各商業銀行的頭寸,以此來保持中國外匯儲備穩定。八月份央行和地方借貸機構把各自的國內遠期合約持有量增加到679億美元。

還有,彭博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中國九月份的外匯儲備會下跌570億美元,但央行公布的資料則是九月份外匯儲備減少433億美元,相差135億美元。央行報告稱,中國外匯儲備十月份增加了114億美元。這標誌着中國外匯儲備連續五個月的下降趨勢得以扭轉,這也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堅實支撐基礎。但這個資料讓業內人士十分吃驚,因為這個資料仍然有414億美元差距無法解釋。不少國外媒體及研究機構分析,可能是中國正在用外匯衍生工具來緩解其外匯儲備流失。

其實,當前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量到底是3.53萬億美元或3.1萬億美元,其實關係不是太大。即使八月份的中國匯率制度改革所引發的人民幣貶值預期,當前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量也足以應對可能發生人民幣貶值危機。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國內外市場可以對中國的外匯儲備總量做出各種估算,但沒有必要對這個問題過度解釋,更不要認為央行沒有能力應對當前境外市場對人民幣過度貶值的預期。

須有應對人幣大貶方案

如果央行正在利用外匯市場的衍生工具來穩定中國外匯儲備總量,其實可能最大的目的就是,面對境外市場及境外機構對人民幣過度貶值的預期,或外媒對於人民幣貶值的態度非常犀利,央行希望如何在較低成本的條件來扭轉這種預期。

事實上,這幾個月來,任何風吹草動都是境外市場做空人民幣匯率的動因。所以,在央行看來,中國外匯儲備總量的穩定則成了支撐人民幣匯率穩定的中流砥柱。正如央行最近指出的,不僅現在,而且在人民幣納入SDR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仍然是央行最為重要的工作。

有境外媒體指出,不管哪種情況,人民幣都面對着強大的貶值壓力。央行現在用外匯衍生性頭寸來隱藏其保衞人民幣的舉措,最終央行將不得不關閉這些衍生性頭寸。巴西一三年運用了同樣方式支撐雷亞爾,但此做法最終導致遠期和匯率互換頭寸在清算時巴西貨幣的大幅貶值。

其實,這對央行來說,應該是最為重要的警示,儘管這樣的事情也許不會發生在人民幣匯率上,但央行對此要有更多的應對準備,否則真的出現這種情況時束手無策。

還有,就當前人民幣匯率的問題,其實在哪一個水平並非由實體經濟層面來決定,而是完全取決於央行對國家利益的權衡。因此,面對美國即將進入加息周期及美元持續強勢,中國經濟將出現全面轉型,以及人民幣納入SDR的衝擊及影響,央行絕不需要固守人民幣匯率在哪一個水平上,短期內穩定是十分必要的,中長期來說更要在市場因素及國家利益上實現平衡,這樣做可能對中國經濟更有利。在這意義上,中國外匯儲備總量多少就不是最為重要了。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作者: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