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債市恐現爆煲潮

內地積極「放水」未能打救股市,卻炒起債市「泡沫」,令公司債發行量暴增。據人行公布,九月債券共發行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28倍。加上內地上周第五度減息、降準,內地已進入負利率年代,同時誘發大量資金跑入定息市場,除了國債,其他內房企業債備受追捧,市場開始憂慮企業債隨時成為內地金融市場另一巨型「炸彈」,加上近期有兩隻國企爆出違約,令債券市場爆煲潮隱現。

A股無起色,債市已成為投資者新寵兒。不過隨着央企、國企債券接連違約,引發市場對中國債市風險憂慮。有證券界人士認為,無論從資金成本、套利空間抑或信用風險,公司債繼續加槓桿套利的價值在逐步減弱。評級機構穆迪更預料,明年企業違約案例將增加。不過,有基金界人士對債市「爆煲」意見有保留,主要因為內地對發行企業債及公司債都有額度限制。

槓桿水平企歷史高位

據統計,由五至八月公司發債量爆增至2,400億元,惟內地接連出現央企及國企債券信用違約事件,令一直被市場人士視為債市的剛性兌付已打破。

美銀美林更指,中鋼股份違約事件令市場擔心債市潛伏不穩定的根源,該行亦對債券未來幾個月能否企穩存在一定疑問。

有證券界人士亦指,內地信貸市場已步入轉捩點,以往信貸違約案例非常少,信用溢價失真,但隨着現時債務違約例子增加,溢價幅度及債券評級都會有所變更。有中資銀行投資經理亦指,內地債市已出現過熱警號,目前債市槓桿水平為歷史高位,若股市表現向好,一旦新股市場重啟,債市急速增長或到尾聲。

油氣業產能過剩高危

穆迪預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企業盈利減少、資金流緊張等因素影響下,內銀及公募債市場的信貸風險壓力將升溫,預料明年企業違約的案例將增加,但基數仍相對地低。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更指,在中國經濟轉穩前,債市違約壓力仍會上升,一旦債市泡沫爆破,將影響銀行體系,打擊信貸市場和實體經濟。不過,在政府嚴密監管下,債市風險集中爆發的可能性不算大。

另有中資分析員估計,內地企業債中最有機會出現違約問題的是原油及天然氣行業,主要受實體經濟下滑影響,令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即使減低成本亦未能扭轉劣勢。不過「起碼過多一、兩年,公司燒錢燒得七七八八,先會令相關債券出現違約」,並指若油價持續下跌可能會令情況加速出現。

不過,東亞聯豐投資董事總經理盧穗欣對債市「爆煲」有保留,並指「內地對發行企業債及公司債都有額度限制,方便監管機構管理、批核,不能亂發債。」加上內地有私募債融資渠道,高風險債券可轉嫁予專業投資者。在中央放寬發債審批並非鼓勵企業增加發債,只是協助他們延長還債期限,「最主要是buy time(拖延時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讓企業可以度過最艱難時刻,做好盤數。」不過,若內地經濟持續下行,將有更多公司陷入財困,削弱其債券償還能力。

評級標準未反映風險

他又指,由於內地信用評級機構眾多,評級標準與國際不同,導致內地投資級別債券及高息債券的風險溢價不夠闊,即使是高息債的債券息率也不過是中高單位數字,使企業質素欠佳的公司亦能輕易舉債。

他認為,中央應限制或禁止非上市或企業質素不夠好的公司發債,讓市場汰弱留強,「這是痛苦但必經的過程,因為無可能讓分銷商包底,由他們承受的風險太大。」

國泰君安亦指,央行雙降後,再度打開無風險利率下行通道,銀行負債成本回落,相對提高債券資產估值,債市有可能繼續「牛」下去。